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昌都市的街巷,记者跟随“走进昌都约会春天”采风团驱车驶上214国道,开启为期两日的近郊游,探访隐匿于山水间的三江花都。 记者 德吉央宗 旦增玉珍
第一天:昌都市区-扎西贡白玛岭温泉康养洒咧城-查杰玛大殿-伊日温泉
从昌都出发,沿317国道蜿蜒前行,穿过珠角拉山隧道,山风拂面,眼前豁然开朗。位于类乌齐县桑多镇扎西贡村的扎西贡白玛岭温泉康养洒咧城是一个风景极佳的露营地。它坐落在一片开阔的河谷,四周群山环抱,城内田园错落有致,相互映衬。沿着石板路漫步,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藏式木屋点缀其中,红、白、黄三色相间的外墙在阳光下格外明艳,与周边自然景致完美融合。
稍作休整后,我们从营地出发前往类乌齐县城。到县城后简单地进行补给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前往距离县城26公里的类乌齐镇查杰玛大殿。查杰玛大殿是类乌齐寺的主体建筑,于1285年奠基,1328年竣工。大殿面积3334平方米,高48.5米,分花殿、红殿、白殿三层,另加大金顶,竖立180根柱子。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让人叹为观止。
大殿旁的小集市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日用商品,50元一张的玉树绵羊皮、特价运动鞋、儿童小玩具等。古建筑的庄严肃穆与市井的烟火气交织。我们的目光被前来购物的妇女们吸引,她们头戴价值不菲的“瑟垫”—— 由两枚珊瑚、一枚绿松石、一块银片组成的呈马鞍状头饰。
傍晚,我们沿伊日线前往伊日温泉酒店。途中,我们欣赏着四面环山的自然风光,山体岩石裸露,纹理清晰,部分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据说这里还有格萨尔王的遗迹,我们一边走一边寻找着这些历史的痕迹。不久,我们便抵达了伊日温泉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后就可以享受这里的温泉了。
夜幕降临,饥肠辘辘的我们被当地人推荐至一家藏餐馆。牛肉砂锅端上桌时,漆黑的砂锅内依旧“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大块牛肉色泽诱人,炖煮得恰到好处,入口的瞬间,醇厚的肉香在口腔中炸开,仿佛将高原的粗犷与温柔一并吞入腹中。当地人都说:昌都最好的牛肉在类乌齐,类乌齐最好的牛肉在伊日。
第二天:伊日温泉-伊日峡谷-尚卡乡-芒达乡-俄洛镇-昌都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收拾好行装,我们沿214国道驶向距离伊日乡政府八公里的伊日峡谷。越往里走,过往的车辆越来越少,两侧山峦巍峨,岩石嶙峋。山上林木葱郁,深绿浅褐交织,层次丰富。在一处拐角,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观摩山崖下的一处遗址。那是一处岩面上的印记,形状极似马蹄印,相传这里是岭格萨尔王战马的马蹄印,而留下马蹄印的位置便是前往伊日峡谷的古道。那一瞬间,我只觉得自己仿佛在与曾踏过这条古道的人们对话。继续驱车几分钟后,我们便来到了伊日峡谷的入口,峡谷内植被茂盛,溪流潺潺,悬崖耸立,是一处天然大氧吧。下车带上食物和水,沿着峡谷内的小路徒步前行。
峡谷长约十公里,最窄处仅数十米,最宽处则有几百米。走累了,便在开阔的牧场平地野餐。不远处是牧民夏季牧场的木屋,但现在无人居住。天空中不时有鹰隼、乌鸦、斑鸠等鸟儿盘旋飞翔。远处围栏、木棚点缀在草地与灌木丛中,几头牦牛悠闲地吃草。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和水,开始野餐。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和见闻。
午餐后,继续深入峡谷,转过不知道第几个弯道时,水提村突然跃入眼帘。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男孩用脚背颠着褪色的皮球,球体在尘土中划出弧线。不远处,几位鹤发苍苍的老者,身着简洁的藏装,在草地上悠然踱步,或坐在房前的枯木桩上静看夕阳。屋顶缓缓地升起炊烟,时间似乎被按下了慢放键。
随着夕阳沉入山坳,我们才恋恋不舍踏上归途。
我们从景区大门折返,转入乡间小道,沿214国道依次经过尚卡乡、芒达乡、俄洛镇,耗时两小时三十六分钟返回昌都,至此完成了一个近郊游小环线。
城区路灯次第亮起时,高原夜空已缀满星辰。温热的肌肤感受着城市灯光,耳畔回响着峡谷里的风声。这场短暂的出走与归来,最终在城市中的酥油茶香气中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