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王静)“遇‘建’南北山·‘数’植生态林——我在西藏有棵树”公益植树活动志愿者招募信息发布后,得到了热心公益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短短两天时间,100个线下志愿者名额便被一抢而空,充分展现了广大市民对西藏生态保护事业的高度热情。
本次活动由中国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西藏自治区慈善总会、中国建设银行数据管理部、上海大数据智慧中心、西藏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旨在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贡献力量,提升高原森林覆盖率,践行生态保护理念。招募对象面向高校学生、社区居民等各界爱心人士,自4月22日报名通道开启后,报名人数不断攀升,咨询电话也响个不停,接到主办方电话通知的小伙伴代表已经成功报名。
众多报名者纷纷表示,能够参与雪域高原的植树活动,意义非凡。西藏大学学生嘎色在报名时激动地说:“一直都很关注生态保护,这次能有机会亲手为家乡的绿水青山添砖加瓦,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还有不少社区居民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态环境,让更多人了解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对于未能成功报名的市民朋友,主办方深表歉意,同时也表示,后续还会推出多项公益活动,大家可关注西藏商报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活动最新动态。
目前,主办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活动筹备工作,为确保大家的安全, 此次活动主办方安排车辆统一接送, 请大家自觉遵守活动秩序, 便于活动开展。活动当天,大家只需要带一颗爱心来,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工具、 树苗、 手套、 帽子等。让我们在这个春风和煦、 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一同感受春的脚步,呼吸清新空气,共同期待这场充满希望与温暖的绿色之约,29日我们不见不散哦!
此次活动得到了西藏阿若博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西藏纳木措实业有限公司7100矿泉水、西藏神力集团大麦超市、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的大力支持!
活动报名过程中,不少热心居民纷纷提出疑问:“在高原种树怎样才能保证成活率?”为此商报君特别整理了一份科学种树指南,让我们一起用专业知识为雪域新绿保驾护航!
简单来说, 记住“三埋两踩一提苗” 就行了, 这是林业技术部门提倡的一种科学树木栽植方法。也就是三次埋土、两次踩实以及一次将苗木向上提起。具体来说, 树坑挖好后, 第一步是先将表层活土碾碎, 平整、 均匀地放在坑底, 这样碾碎的表土可为根部提供向下生长、 扩展舒张的良好条件, 这是 “第一埋”。 接着放入树苗,树苗放入后进行 “第二埋”, 也就是培土。培土到一半时暂停, 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 这叫 “一提苗”, 目的是防止树苗窝根,影响成活和生长。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 应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 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 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 以便树木扎根生长。接着进行 “第三埋”,就是将剩下的土埋入, 一直埋到与地面平齐, 进行第二次踩实, 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 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 以防被风吹斜。最后将土在树苗根部打成围土堰, 注意要打成倒漏斗状, 这样可承接雨水和浇灌保水。还要求深栽灌透水,保证栽植平面在根须以上20—30厘米, 栽后回填至2/3处大水灌透, 定根水一定要浇透。
有了这份科学种树指南,相信大家在“遇‘建’南北山”公益植树活动中,不仅能体验到植树的乐趣,更能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让每一棵亲手种下的树苗都能在雪域高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