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娃卓玛在初中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拉萨打拼。从家务小妹到黄金店销售,再到特色饰品店老板,十余年的奋斗,她与弟弟携手,从低矮的出租屋到在拉萨定居,从一无所有到梦想成真。他们成为家中在城市奋斗扎根的“第一代”,不再复制父母的老路。每个选择“拉漂”的人,既然来了,都有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在这条路上,达娃卓玛和弟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文/图 记者 德吉曲珍
姐姐的闯劲,弟弟的追随
年复一年,达娃卓玛在雇主家干了几年后,总感觉日子失去了期待,她在方寸的厨房里感到越来越麻木。于是,她向雇主提出辞呈,希望能换个环境,找回当初的冲劲。她搬进了一间狭隘的出租屋,低矮的土砖房里只搭了一张简易的床。夜晚时分,她只能点一根蜡烛来照明。好在,她如愿找到了一份黄金店销售的工作,对她来说,这份工作既体面又能赚钱。
为了更好地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达娃卓玛每天都会仔细学习前辈们的沟通方式、待客礼仪和销售技巧。久而久之,她越来越熟练,凭借真诚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老板的赏识和同事们的认可。“我还记得第一单生意是怎么完成的。我觉得销售并不难,难的是沟通和态度。人与人之间讲究真诚和尊重,这样才能达成每笔交易。”达娃卓玛对记者说。
看到姐姐在拉萨越来越好,弟弟普布顿珠也想来拉萨闯荡。他选择进入一家酒店,从最基础的安保员做起。为了省房租,姐弟俩挤在出租屋里。“那时候,几平方米的房子虽然小、虽然挤,但我们住不起更大的房子。”达娃卓玛有些羞涩地说。
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寻找机会,拼命工作,年复一年。2005年左右,随着拉萨经济的迅速发展,姐弟俩的生活也越来越理想。此时,弟弟也成家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开一家专门销售拉萨特产和藏族工艺饰品的店铺。于是,达娃卓玛辞去了黄金店的工作,他们拿出多年积攒的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在八廓街承租了一间店铺。几平方米的小店里,摆放着一个小小的展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藏式饰品。
八廓街上的小店 托起一家人的梦想
达娃卓玛精心照料着这间小店,从进货到串各种饰品,姐弟俩既是老板也是员工,每一处细节都需要亲力亲为。不久后,弟媳次央也加入了小店的经营。达娃卓玛和弟媳会亲手串制各种好看的手串,这些手串也成为了打开销路的“试金石”。
也许是因为从前积累的经验,又或许是产品的质量和精美度,这间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慢慢地结识了全国各地的顾客。“2005年左右,八廓街里全是游客,我们就把手串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大家都很喜欢有西藏特色的东西,我们的手串卖得非常好。”达娃卓玛说。
达娃卓玛和弟媳次央都很擅长与人沟通,她们总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推荐最适合的商品。弟弟则会在休息日来帮忙,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藏族工艺品的制作和鉴赏,为店铺增添更多独特的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店铺规模不断扩大,从一个小小的展柜发展成为拥有线上线下业务的门店。每年夏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每日要接待上百名顾客。
在熙熙攘攘的八廓街,这家托起姐弟三人梦想的小店深受游客喜爱。同样,得益于顾客的喜爱,小店的规模也经历了几次扩张。如今,达娃卓玛的观念也从拼命赚钱转变为享受生活。“赚钱虽重要,但生活不只有赚钱这一件事。”达娃卓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