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5年01月08日

群众购药更便捷透明

西藏医保小程序上线定点药店药品比价功能

商报讯(记者 赵越)为更好保障群众购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医药服务,国家医保局近期积极部署各省医保局指导统筹地区加快搭建定点药店医保药品公开比价小程序或模块。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比较机制,引导零售药店规范定价,提升服务群众的规范性和经济性,从而在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的同时,为药店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可持续的增量发展。

自2024年7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推出了覆盖全省的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这些小程序提供了定点药店价格比较、位置导航等核心服务,使参保人员能够轻松实现药品价格在手机上的一键查询和实时比对,选择价格更为合理的药店进行购买。同时,小程序还配备了位置导航功能,帮助参保人员快速定位所需药品的药店位置,极大地提升了购药的便捷性。

正在拉萨市某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购药的刘晓芳说:“自从西藏小程序上有了这个比价功能,我买药就方便多了。以前我总是担心不同药店的价格差异大,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查一查,就能找到价格最合适的药店。而且,小程序还提供位置导航,省去了我很多找药店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各地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当地医保局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等多种途径使用医保定点药店比价功能。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参保人员只需通过“西藏医保”微信小程序,即可轻松查询药品价格,并进行实时比对。此外,部分省份的比价小程序还提供了库存信息展示、异常价格提醒、价格趋势分析等附加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参保人员的购药体验和便利性。

医保定点药店比价功能的推出,不仅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透明的购药服务,还通过公开透明的价格比较机制,有效引导了零售药店提升药品定价的规范性和经济性。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还为零售药店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了药品零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将持续指导各地加快落实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建设任务,不断提高比价功能的知晓率和使用率。通过这一举措,国家医保局旨在为群众提供更加公开透明的购药服务,同时促进药品零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保人员正在浏览“西藏医保”微信小程序相关页面。记者 赵越 摄

昌都市140辆巡游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营

商报讯(通讯员 格桑德吉 嘎松江措 记者 德吉央宗)日前,昌都市140辆崭新的巡游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营,为这座城市的交通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新车采用打表计费,7:00至23:00起步价为5元,23:00至次日7:00起步价为8元。这样的计费方式不仅方便了乘客,也进一步规范了出租车市场经营行为。

昌都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尊珠它青表示,此次新出租车的投放是昌都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实现“人享其行、物享其流”的目标,该局从优化公交、提升巡游出租车服务、开放网约车市场、发展共享电动单车等方面着手构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未来,该局将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

为确保新出租车顺利融入城市交通体系,昌都交警部门也积极行动。“昌都市交警部门高度重视此次出租车投放活动,在广场周边及重点部位部署了警力,确保市区道路交通畅通安全、和谐有序。”昌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法制大队四级警长扎西郎加说。同时,交警部门也希望广大交通参与者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140辆巡游出租车。图由昌都融媒提供

从“小供销”迈向“大联合”

林芝市供销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

商报讯(记者 梁兰)供销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林芝市以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在米林市深入探索供销综合改革路径,聚焦“助农、兴农”,从组织架构、协同合作、服务优化等维度精准发力,推动“小供销”向“大联合”转型发展,并于2024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改革成效显著。

为确保改革有序推进,米林市作为试点地区迅速行动,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详细改革方案,并专项列支改革资金,为改革落地筑牢根基。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合理布局销售网点,持续拓展经营网络覆盖面,目前已成功运营3家直营店、组建4家合资公司以及4个基层社,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供销经营网络体系,为后续改革举措的实施搭建了坚实平台。

围绕“强边固边、兴边富民”战略目标,米林市充分发挥社有农资企业优势,积极联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基层社+农牧民合作社”发展模式,成功申请到2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育4个边境基层供销合作社,带动当地8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累计增收达120余万元,切实提升了边境地区经济活力和群众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米林市创新实践“供销社+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推动米林市源选供销有限公司联合米林镇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及菜农,共同成立米林市供销社红太阳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已建成320余亩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基地,2024年实现销售额8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同时,瞄准市场空白与需求,米林市源选供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综合超市,设立本地农特产品专区,并借助“线上+线下”双平台营销模式,实现销售额200万元,助力扶贫产品及本地特产销售60万元。同时,联合米林鑫旺旺批发店成立米林鑫旺能源供销有限公司,大力推广新兴能源产品,有效填补市场空白,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拓展了供销合作社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米林市积极争取86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城区、扎绕、羌纳等地的内外贸一体化商贸中心,其中派镇中心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将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投资90万元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优化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快递公司入驻仓储物流中心,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渠道,推动11家本土企业(合作社)入驻电商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实现销售总额860万元、利润总额60万元,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销售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此外,记者了解到,米林市通过举办“百名电商孵化人才”等系列培训活动,并争取专项经费为基层社提供产品包装升级、品牌注册等专业服务,全面提升基层社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供销系统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效能,为米林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供销综合改革在更广泛地区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