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区在林芝市召开全区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现场会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中期总结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会同林芝市人民政府重点打造自治区级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规范化样板。记者 娄梦琳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行政执法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三个关键环节,对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基础性、整体性、突破性带动作用。按照中央部署,我区于2019年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部署,印发了实施方案和三个具体实施办法,并具体细化为27项具体工作任务。同时,林芝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出台三个具体配套实施办法。
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方面,我区细化12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林芝市税务局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方面推行“1+3+2”工作模式(“1”表示公示制度;“3”表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2”表示助推公示工作的“线上+线下”两个维度的措施,线上措施包括西藏自治区税务局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信用中国”官方平台,线下措施包括办税服务大厅、“央珍工作室”执法阵地)。记者了解到,林芝市税务局“央珍工作室”执法阵地,不断深耕行政执法惠民服务品牌,构建“一对一面对面讲解+你点单、我服务+办不成事找我+税费争议调解”服务矩阵,围绕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以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费争议调解团队为抓手,通过全面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拓展“央珍工作室”职能、成立“说理式”执法工作团队、增设“办不成事请找我”和税费争议调解窗口等方式,推动税费服务体系优化升级,提升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
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方面,我区细化7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林芝市巴宜区公安局立足“强素质、提能力、抓队伍,打造过硬巴宜公安执法铁军”这一要求,依托全警实战大练兵、执法业务大比拼、执法质量季度考评、执法设备使用情况定期通报等系列措施,研究制定推出进一步明确执法执勤相关程序、进一步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等10余项执法办案机制。尤其是按照《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范,规范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体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视音频记录的证据、监督、保障作用。
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方面,我区细化8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林芝市市场监管局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实行全程跟踪审核,编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对于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或第三人重大权益的、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可能造成社会重大影响或引发社会风险等五类情形,纳入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范围。在此基础上,法制审核部门对于这类案件提前介入,对于重大违法线索,从发现案源开始就会同办案部门参与到每一个执法环节,协助审查每一个步骤,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确保每一项决定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林芝市市场监管局还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书》,在作出法制审核意见前,严格做到“九必审”,并在审核过程中确保法制审核有足够的时间,遇到疑难、复杂的问题,邀请法律顾问、专家出具书面意见,尽可能高效完成法制审核,提高审核效率。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林芝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林芝市政务服务中心)明晰入驻单位与政务服务中心权利义务界限,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以“服务主体的平等性”和“办事评价的交互性”确保政务服务公平公正。同时,建立林芝市“企业之家”,推行“五个一”运行机制,即建立一个工作专班、组建一个服务团队、建立一个运转机制、形成一套服务流程、制定一套服务清单,并实现“五个有”惠企保障,即企业咨询有平台、政策匹配有渠道、投资指导有路径、审批服务有集成、帮办代办有团队,通过降低办事成本等方式让企业享受红利,助推企业更好发展。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张雪原表示,此次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在行政执法领域召开的首次现场会,具有标志性意义。为深化会议成果,下一步会向全区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推广“林芝经验”“林芝工作法”,努力开创新时代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