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9月21日

商品包装是否过度?

记者走访发现

比起“面子”消费者更注重“里子”

月饼、茶叶、生鲜……无论是线上网购还是线下实体店购物,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大众普遍认为商品过度包装既浪费了资源,也给消费者造成了负担。2023年9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实施,今年4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生鲜食用农产品》实施,对包装有了更细化的规定。那么,两项国家标准实施后,目前市场上是否还存在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对于商品过度包装,消费者又持怎样的态度?近日,记者走访了拉萨市部分商超、农贸市场。文/图 记者 央金卓玛

新国标实施一年,月饼、茶叶包装明显“瘦身”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作为节令食品的月饼进入销售高峰期,节前记者走访拉萨多家超市、月饼批发销售点发现,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月饼礼盒基本由礼盒外盒、内里独立小盒和月饼封塑包装袋三层包装组成,大都符合月饼包装最多不超过三层的规定。

同时,记者注意到,层数虽然不多,但包装精致华丽的礼盒仍然不在少数,包装材质除了常见的纸质、金属以外,还有木质、皮质等,礼盒造型也是各具特色,有抽屉式、提篮式及皮箱式的。打开礼盒包装,盒内并未搭售其他产品,月饼间的间隙也比较紧凑。

“其实主要还是看个人需求,如果要送人,这种礼盒就比较合适,如果是自家食用,买这种散装的比较实惠,还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大部分消费者都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过度包装的商品,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容易导致商品价格虚高,最终成本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茶是逢年过节不少市民走亲访友的礼品选择,随着国庆节的临近,茶叶市场也即将迎来销售旺季。以往,一些茶叶经营者为了追求更高的溢价,在包装上做“文章”,导致包装的重量远远超过茶叶本身。

记者走访拉萨部分茶叶销售店发现,大部分茶叶的包装简约大气,各式各样的茶叶礼盒有罐装、纸盒装、坛装,包装普遍都在2到3层。“相比于包装,我还是更看重茶叶本身的品质。”茶叶爱好者唐先生告诉记者。

2023年9月,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实施,新国标实施一年以来,月饼、茶叶包装明显“瘦身”。

部分商超生鲜食用农产品“轻装上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鲜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不少水果蔬菜以精美的包装出售,但是过度的包装也让消费者感到困扰,尤其是在水果包装方面,“是否真的有必要?”“过度包装是否会存在欺诈行为?”有不少消费者提出类似的疑问。

拉萨市民米玛告诉记者,她曾经买过一箱车厘子,外包装上标示净含量十斤,但是实际只有七八斤,所谓的“净含量”是包含包装箱在内的重量,感觉自己受骗了。同样,今年6月,杨女士购买了一些杨梅和桑葚,除了外面的塑料包装盒与保鲜膜之外,里面还垫着厚厚的海绵泡沫。“在视觉效果上感觉装了满满一盒,但拆开后才发现只有盒子一半的量。”杨女士说。

在东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家经营水果的商户告诉记者,由于车厘子、樱桃、桑葚、葡萄这类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被压烂,所以为了保证其品质,包装也是不可避免。该商户也表示,一般来讲,精美包装的水果要比散称水果贵一些。

记者走访拉萨市部分农贸市场、生鲜店发现,蔬菜、畜禽肉、水产品的包装均未超过4层。在一家大型商超内,蛋、蔬菜等产品大多也是采取简易包装,一些有机蔬菜仅用透明的保鲜袋包装,大部分生鲜食用农产品“轻装上阵”。

网购商品仍然存在过度包装现象

网购也是商品过度包装的重灾区,消费者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无从下手,只能动用剪刀拆开,最后处理这堆包装垃圾也让人头疼。

“去年我从网上购买了一款限定口红礼盒,收到商品后,打开一看,包装的确很精美,但是产品只占了快递箱一半甚至更小的空间,另一半全是拉菲草等填充物,处理起来成了一桩麻烦事。”在拉萨上班的吴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尤其是在每年电商促销活动期间,或者在妇女节、七夕节等节点,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去年“双十一”,拉萨市民宗吉在某品牌旗舰店买了一套价值千元的化妆品礼盒,里面共有3件化妆品,但是除去化妆品本身自带的包装盒外,商家还用3个大盒子将每件化妆品分开包装。

对于网购商品过度包装,在校大学生达瓦普尺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表示,有一次从网上购买了一款双瓶装洗发水,但是收到货时,快递箱却不小,打开一看才发现,洗发水装在一个礼盒里面,洗发水之间的间隙也比较大,洗发水瓶身也缠了几层泡沫卷,另外在箱底还有不少泡沫填充物。受访者们表示,在确保商品在运输途中不受损的情况下,还是希望包装以简约为主。

新国标为商品是否过度包装提供评判依据

近年来,对于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国家层面也采取了相关举措。根据2023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15%。同时,经营者销售盒装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销售。

同样在生鲜食用农产品过度包装方面,今年4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生鲜食用农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了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和蛋等五大类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过度包装的技术指标和判定办法。

新国标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销售包装重量的生鲜食用农产品设置了10%—25%的包装空隙上限,规定蔬菜和蛋不超过三层包装,规定水果、畜禽肉、水产品不超过4层包装,同时明确生鲜食用农产品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20%,对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草莓、樱桃、杨梅、枇杷、畜禽肉、水产品和蛋,这一比率不超过15%。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算”,简单判断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二问”,就是在不拆开包装的情况下,问清包装层数,判断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是否超过了三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是否超过了四层;“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以上三个方面,只要一个不符合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