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赵越)6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元明清藏文文献、图像所见民族交流史”研讨会在拉萨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乃朗寺古籍馆联合举办,旨在深入挖掘藏文史料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交流历史。
开幕式上,拉萨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拉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黄维忠等分别发表致辞。黄维忠表示,本次研讨会将着重于挖掘藏文史料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整理并宣传古籍所记录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历史。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科研实习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在开幕式后,以“元明清藏文文献、图像所见民族交流史”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正式拉开帷幕。论坛分为“主旨发言”“交流史专场”“宗教艺术专题”“噶举历史文化”和“藏文古籍文献”五个专场,共有3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报告。这些报告内容广泛,涵盖了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医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时间跨度横跨元、明、清三代,展现了深厚的研究底蕴和广阔的学术视野。
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在于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结合文本与图像研究,同时涉及汉文、藏文、蒙古文等多种语言文字材料,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等。与会学者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献,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同时充分利用图像资料进行研究,实现了图像与文献史料的有机结合。这种跨学科、跨语言的综合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论坛内容,也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视野,展示了与会学者高超的研究水平和创新精神。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藏文文献研究的深入发展,也增强了公众对中华民族交流史的认识和理解。从学术角度而言,它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