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前不能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商品盒子。近年来,盲盒类产品丰富多样,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频率越来越高,并悄然渗入文具市场。继“盲盒文具”后,如今又出现“盲盒卡片”,普通卡片被放入盲盒后身价大涨,深受未成年人喜爱,随之而来的是过度消费、商品溢价、攀比浪费等乱象频频发生。“盲盒卡片”究竟是什么?是如何火起来的?家长、孩子又是如何看待的?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文/记者 次吉 图/记者 阿旺尼玛
近段时间在拉萨,一种“盲盒卡片”深受未成年人喜爱,并在未成年人中广泛流行。扑克牌大小的卡包里有不同“等级”的人物卡,孩子们会比拼卡片的稀有程度,还会交换、转卖卡片,甚至会花几百元乃至上千元购买卡片。连日来,记者走访拉萨市各大文具店和学校周边商铺发现,“盲盒卡片”几乎是文具店、小卖铺的“标配”。
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宇拓路的一家文具店内,“盲盒卡片”被摆在进店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有叶罗丽、小马宝莉、奥特曼等知名动漫主题。老板告诉记者,这几个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卡片系列,每种卡片都有区分不同版本,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些卡片都是正版授权的,奥特曼最受男生欢迎,女生比较喜欢叶罗丽和小马宝莉。”老板说。
“老板,我要送朋友的孩子卡片,有没有推荐的?”“跟朋友关系如何?特别好的话推荐买一整盒,里面有20个卡包,售价100元。卡片就像抽盲盒,越贵抽到稀有卡片的概率越高,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文具店内,老板热情地给顾客推荐着。
当记者质疑卡片套装的价格偏高时,该老板表示,自己店里的售价其实并不高,均是明码标价,而且如今的小学生购买力很强,经常会来购买。记者发现,同样是叶罗丽系列卡片,一款建议零售价为5元、一款建议零售价为1元。5元的名称为“叶罗丽-仙境收藏卡-晶钻包”,1元的名称为“叶罗丽-仙境收藏卡-魔法包”,两款均装有6张卡片,并标注了“合理消费,切勿沉迷;热爱学习,拒绝盗版;适用年龄8周岁”等字样的消费提醒。但是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也有部分卡片并未标注消费提醒。
购买力强 “卡片”成“社交密码”
一家文具店店员告诉记者,很多学生放学后都会前来购买卡片,有时候是自己拿着零花钱买,有时候是家长给买,大部分学生每次最少会买10包卡片。放学后,男生们聚在一起聊奥特曼卡片,女生们则是聊小马宝莉、叶罗丽卡片,这些卡片已然变成小学生们的“社交货币”,没有卡片就没有话题可聊。“我是年初过来工作的,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这些卡片这么畅销,有的学生都是拿着百元大钞过来购买,不问价格,哪个贵拿哪个,我都惊讶了!”该店员说。
小学生普布(化名)告诉记者,不同等级的卡片收集难度不同,购买卡片时不能通过包装看到里面卡片的样子,所以需要经常购买。运气好的话,能立即集齐所有卡片;运气不好的话,花几百元都不够。当被问及集齐全套卡片有什么用时,他兴奋地说:“集齐全套的话,同学们都会羡慕我,一起玩时他们会听我的,谁表现得好我就会把重复的卡片送给他,我人气很高的。”
不仅是线下门店,卡片的线上销售也十分火爆。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奥特曼卡片”“叶罗丽卡片”等关键词,有数十家店铺、上百款产品。其中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店内最畅销的卡片是奥特曼系列,一款奥特曼四周年纪念礼盒售价358元,加送一本卡册,部分卡片还能以旧换新。
目前,某网络平台中与“拆卡”有关的笔记达到94万+篇,有关小马宝莉卡片的笔记41万+篇,叶罗丽卡片24万+篇,奥特曼卡片11万+篇。笔记内容包括“怎么抽必出好卡”“卡片怎么玩、怎么卖钱”“稀有度和等级排名”等。
3
买家“低龄化” 家长担心孩子成瘾
在如今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中,小小的卡片并不算很起眼。但盲盒式售卖以及热播动画的加持,让它俘获了一批未成年人的心,成为未成年人消费的新潮流。有小学生反复购买只为抽到稀有款,甚至有小学生逛文具店的乐趣变成了买卡片。
“卡片吗?我侄女都是整盒整盒的买,已经花了千把块钱吧。”拉萨市民次仁的侄女央金今年9岁,他告诉记者,自家侄女原先很喜欢买盲盒笔,现在转向了盲盒卡片,还为此专门做了个卡册。“之前她每次说要买笔,我们都会给钱,毕竟是学习用具嘛。但是现在又开始买卡片了,她给我看了她的卡册,说是有几张卡片可以卖几块钱,但是大部分卡片是用来收藏的。我们也在劝她少买,但是她不听呀,现在就是担心她把心思放这儿,耽误学习。”次仁说。
无独有偶,市民央珍的儿子今年也是9岁,一直喜欢奥特曼的他,已经购买了一整个铁盒的奥特曼卡片。“我儿子说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在购买奥特曼卡片,但是他的卡片数量最少,让他觉得有点自卑。”央珍说。
记者了解到,许多盲盒卡片是由普通款和稀有款组成,但抽中稀有款的概率相对较低,这也就使得学生对稀有款更为期待。央珍告诉记者,一开始自己以为孩子是喜欢奥特曼,所以默许了孩子偶尔买卡片的行为,但是她渐渐发现,有时候为了一张稀有款,孩子会连续购买卡片,并将重复的卡片直接丢弃,还产生了攀比心理。“我感觉他是买卡片买上瘾了,因为几乎每天都会买,而且有一次还说卡太少在班里抬不起头,所以我开始制止他乱买卡片,并耐心劝导他。”央珍说。
需加强引导 促进理性消费
干脆面里的“小卡片”、扭蛋中的小玩具……曾是很多“90后”的童年回忆。盲盒卡片在汲取“盲盒”元素的同时,还在玩法上不断升级。低购入门槛以及不断更新的卡片系列、拆盒的惊喜,不断带给未成年人新鲜的感官刺激,吸引“神兽”们不断“氪金”。
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就“盲盒”市场乱象发布消费提示,如今小学生喜爱的卡片也与当年的“盲盒”玩法有诸多相似之处。今年38岁的索朗扎西从事教师工作已有13年,他表示,盲盒卡片很容易引发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这需要家长注意引导,但不少家长仍未注意到这一问题。
“如今,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浪潮中,未成年买家占比高、易成瘾,加上缺乏判断力、辨别力和成熟的消费观,很容易被商家‘割韭菜’。不能说直接杜绝,不让孩子买,这也不可能。但如果孩子购买成瘾、非理性消费,家长还是要注意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促进理性消费。”索朗扎西说。
记者手记
对很多成年人而言不过“废纸”一张的卡片,却可能是孩子眼里的“珍宝”。童年单纯的热爱,不应该被“绑架”。炒作隐藏款、同学间买卖交易、花高价买一张卡片等情况,是在潜移默化中将“赌博”“攀比”心理融入儿童的日常游戏里,这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为警惕“文具盲盒”“卡片盲盒”引发孩子购买成瘾,家长要做好引导和教育,学校和市场监管部门也要重视校园周边出现的各种限量版、概率型“盲盒”商品,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