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5年05月12日

墨脱县探索党建、科技、人才赋能:

以“小石斛”撬动“大发展”

本报记者 谢筱纯 刘枫

近年来,石斛产业成为了墨脱县林下经济赛道上的亮点。墨脱县前后共投资3185.31万元,已建成石斛种植基地7个,共400亩,实现创收334.32万元。

“党建赋能”育产业。依托环境优势和资源禀赋,墨脱县把发展石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谋划布局,创新“党建引领+专家指导+农户参与”的全链条协同发展模式,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帮辛乡探索“联村大党委”工作格局,6个村党支部联合成立西藏墨脱县辛辛向荣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引导群众参与种植、管理、销售等石斛产业链各环节。德兴乡德果村党支部创新以“党建+”理念引领产业发展,引入企业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智囊团”,协助开展石斛等林下产业规划建设、技术培训、产品加工销售等工作,推行“集体负责+岗位开发+企业培养”自主经营和“企业承包+集体分红+岗位开发”的合作经营双运行机制,推动石斛产业从产值低、品种单一、缺技术的困境中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路径。

“科技赋能”促种植。墨脱县深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技支撑”模式,制定《墨脱县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试行办法》,引进甘肃奇正实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墨脱奇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墨脱金钗石斛种质资源保护、资源性开发、种苗繁育为导向,打造“公司+基地+农户”金钗石斛核心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种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坚持墨脱兰科植物保护性开发与产业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石斛药食同源为突破口,墨脱奇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借助集团资源,攻克技术难题,成功研发石斛果胶软糖、口膜片、清咽饮等深加工产品,借助奇正线下医药系统等平台进行试销,依据反馈持续优化产品,切实以“小石斛”撬动“大发展”。

“人才赋能”强产业。墨脱县坚持把石斛产业作为生态价值转化的着力点,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共建兰科植物保育与利用研究中心,成立学术委员会,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佛山大学召开深化技术服务合作座谈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2份。从福建农林大学和广东省农科院引进柔性人才2名,在甘登乡组培室驻点培育石斛种苗约122.7万株。同时,墨脱县也注重培育本地人才,依托“强边学堂”,邀请区内外学者专家进墨授课11场次,邀请15家高校科研院所18名专家担任兰科植物发展顾问,开展技术服务12场次、培训4场次。依托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整合科技特派员、农牧科技专干、企业技术员等力量,打造“1个中心+3支队伍+N个基地”的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45场次750人次,提升本地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石斛产业化、生态化发展培育一批“带不走”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