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宝,字及卜,瑶族,1976年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奔赴西藏开启艺术生涯。此后,他跟随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卢沉、周思聪研习中国人物画。2001年结业于文化和旅游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彩岩彩人物画专项研修班导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侨联徐悲鸿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重彩岩彩画高研班教授。历任西藏书画院副院长、西藏美协副主席、拉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拉萨市文联党组书记等职。
李知宝是中国岩彩绘画领域的优秀画家。他深入西藏各地,广泛汲取西藏壁画、唐卡、摩崖石刻和民族民间绘画的精华,创作出许多风格独具的岩彩作品,深受收藏界和艺术界好评,他出版的《李知宝重彩人物画作品集》被海峡两岸美术院校作为范本研习使用。
李知宝还长期从事水墨国画创作,在中国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创作经验,通过布上重彩、泼墨、天然矿物色和金属箔的灵活运用,创作出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力作,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聘为主课导师。
李知宝的水墨画创作以小写意为主,生动描绘藏族人民的生活,作品充满诗情画意与艺术感染力。他在创作水墨画时,很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表现,而这里的“笔墨”,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还要求画家要富有人文精神,要合情合理。中国画的笔墨美,不仅含有普遍人性的要求,更是中国人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与满足。他认为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不应该脱离生活、脱离自然、脱离现实。所以,他的水墨画创作有别于他的岩彩画所惯用的题材而直接描绘现实中的牧民生活,并将牧人表现得爽健、洒然和诗意,在笔墨线条上,既有豪纵飘逸,也有沉郁顿挫,从而使观者在他的作品中体会到画家本人的审美理想、气质、心灵乃至人格。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曾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李知宝也正是借笔墨所具有的抒情写意性,在笔墨理法和由笔墨表现出的神气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气韵、气象中,灌注了个人的情感、意趣和思想,从而在运笔中出现种种莫测之变化,使得笔墨自身具有了千变万化的姿态。正是由于画家这些明显的个性特征,才使作品达到抒情、畅神、写意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笔墨,既是李知宝水墨作品的灵魂,更是李知宝情系草原,执着归一的艺术之魂。
此外,李知宝主张在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大力推广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中国书法及格律诗词的写作,他认为中国水墨艺术和格律诗词、楹联的创作,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这样优秀的文化,应该与更多人一起分享。他认为如果能在西藏和其他民族地区推广普及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诗词写作,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增进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和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民族文化来说,是有益处的。
李知宝多部作品曾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暨中国美协主办的六届、八届、九届、十一届、十三届等国家级美展二十余次并获金、银、铜等多种奖项,一些重要作品还被中国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湖南省美术馆、西藏美术馆和西藏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及海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出版了《李知宝重彩人物画赏析》《李知宝水墨作品选》《诗书画——李知宝卷》等多部个人画集,2001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
在作画间隙,李知宝还写有大量古典诗词和散文作品,散见于《西藏文学》《拉萨晚报》《拉萨河》《诗刊》《中国诗歌》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