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11月14日

提升安全韧性 改善生态环境

—拉萨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拉萨云天湖公园一角。

拉萨云天湖公园北侧,工人在给树苗浇水。

晚上,人们在拉萨云天湖公园中心篮球场打篮球。

图/文 本报通讯员 莫瑞英 本报记者 杨小娟

走进拉萨云天湖公园,仿佛置身于一幅绝美的画卷之中。远处,是湛蓝的天空、皑皑的雪山与雄伟的布达拉宫相互映衬,美不胜收。眼前,湖水明净。而园中的旱溪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雨季时溪水潺潺,旱季时沙石裸露,形成独特的景观。它不仅为公园增添了一份自然的韵味,还成为了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乐园。

家住拉萨文创园区的市民次央每到傍晚便带着孩子到拉萨云天湖公园散步,一家人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聆听鸟儿欢快的歌声。她说:“特别高兴家门口有这样的公园,孩子能多接触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拉萨云天湖公园不仅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拉萨市在海绵城市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探索和成功实践。

拉萨云天湖公园是拉萨市首次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开山之作。中材克普(北京)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隋艳利作为环境修复专家,在这个项目中,他应用了自己研发的“土壤中固体废物的检测取样装置”“围栏栏杆固定座体”“围栏立柱连接件”等专利技术,保障了良好的透水吸水性能,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等设计理念也充分发挥了汇聚并吸收雨水的作用,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该公园成为拉萨海绵设施最丰富多样的海绵型公园之一,不仅提高了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还为拉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经典范例。

作为拉萨市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重点项目,拉萨云天湖公园在施工与建设中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理念,借助南高北低的自然坡度,巧妙运用自然的力量,通过采取生态湖池、旱溪驳岸、透水铺装、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和屋顶绿地等海绵设施,实现了雨水的自然渗透、收集、储存、净化和回收利用。这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内涝的问题,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持续的生机与活力。

“公园建成后,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85%,下凹绿地及调蓄水体等海绵设施共可调蓄雨水约2.8万立方米,可充分利用云天湖蓄集的雨水进行植物灌溉、公厕冲洗等。”隋艳利告诉记者。

中材克普(北京)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把握拉萨市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土质疏松的特点,优化工程设计,根据拉萨市具有充足日照能量的特点,将园区原设计的市政用电单一样式路灯优化为市政用电和太阳能发电两用样式,还创新引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实现项目运行每年节约用电5000度,雨季蓄水节水3万立方米的节水成果,得到了建设方的一致认可,同时入选了拉萨市首批践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重点工程。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我们一方面响应全社会关注的环保问题,力求将基础研究与社会需求结合到一起。另一方面从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深入探索解决更多行业内的瓶颈问题。”隋艳利说,我们将科研成果切实扎根到土里、水里、空气里,用更专业的环境修复技术不断开创环境治理的新局面、新高地。

近年来,拉萨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路径,着眼于区域流域,统筹治理城市洪涝,努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拉萨市易受季节性降雨等天气影响,短时强降雨频繁发生,外加城市地形、下水管道网络复杂且管径偏小等问题,导致拉萨市部分路段低洼处短时路面积水时有发生。早些年,拉萨市民对于趟水出门深有感触,这几乎成了雨季市民出行时的一块心病。

为综合解决目前拉萨市面临的问题,提升城市建设综合保障能力,加强排洪防涝体系,拉萨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特别融合了“海绵+”的理念,从5月中旬开始对12条道路进行改造,并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将增加雨水主管、污水主管、排水主管、检查井,完善排水通道,大力改善城市的污水、雨水收集能力,加强市区管网排泄防涝体系,不仅如此,人行道也将加入绿化树池、透水混凝土等海绵类工程,拉萨排水功能显著提升。

海绵城市也被称为“会呼吸的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弹性,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突破了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模式,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