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10月15日

高天厚土深藏的美

——读凌仕江作品集《藏地孤旅》

李柯漂

我最初的想法无非就是异想天开,很想去藏地深处独自游荡一回,这个念头由来已久。当然,最好是穷游。所谓的穷游就是避开乘飞机或坐高铁之类的交通工具,把时间留给自己掌控,让身心放松到极致,自由自在徒步或骑行前往。像电视里的人一样,背个大大的旅行袋,疲惫不堪时就站在318国道边,向过往的车辆招手求搭乘便车,随心所欲去感悟雪山、去触摸蓝天。到过拉萨的人告诉我,产生这种想法并付诸行动的人,他们是经过储备足够体能和坚强意志之后才进入角色。于我而言,那个深邃而神秘的地方只能在心里念念而已。

真希望有机会向着仰慕已久的目标方向前行,抵达拉萨,去看看布达拉宫。广袤神秘的藏地深处,除了雪山与蓝天,五颜六色的经幡,还有草滩与羊群……

倘若像我一样只能在臆想中梦游藏地,不如手捧一本《藏地孤旅》的书,让作家凌仕江带着你走进西藏,成为你到西藏旅行的导游。

《藏地孤旅》是作者人生阶梯的重要作品之一。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每一篇文章展现的都是不同的质地。川藏线上发生的故事,是活生生的纪录大片,剥开内核或愉悦兴奋或紧张刺激,充满传奇的故事增添了许多神秘和浪漫的魅力。那些断裂带上的灵魂,会纠缠你挥之不去的痛感,尽管如此,即便歌声被风雪覆盖,作者永久低语的诉说,依然会让你觉得万物生灵积极向上的力量。把“心是孤独的猎手”这句话用作本书第三部分的题目是再恰当不过了,所谓的孤独是绝对的,人活得越明白就越有追求,执念太重孤独感便随之而来。其中一篇文章《骑着牦牛去看海》,置身野牦牛生活的天地里,和动物成为朋友,你就会变成满世界最富有的人,忍受孤独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孤独。

《藏地孤旅》一书中作者把藏地文化书写到了极致,多维度推进和展示藏地灵魂深处深藏着的美感,你随手抓一把地上的雪洒向天空,就会变成蓝天上飘荡的云朵。书中文字如暖阳般佑你周全,伴你一生扎西德勒。

作者少小离家去西藏服役多年,其间对藏地风物、乡土观念、人文情怀了解至深。本书记录的内容是作者离开藏地,此去经年故地重游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与其说是游记,实则是作者持续不断地念想曾经生活过多年的第二故乡,向读者展示藏地圣境绝美之景。揭示人性之美,追寻旧时足迹,感怀藏汉友谊,字里行间对藏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作者所到之处用文字记录诗意栖居,一方净土,同时把感人至深的人间际遇书写成立体画面。像游走在绵长的川藏线上一样,书中文字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在路的拐弯处或在山的那一边等你发现,只需向前行走,每一步都是乐趣,带给你的一定是接二连三发自内心深处的惊叹。雅鲁藏布的水,还有墨脱的密林;卓玛旅馆老板娘的强悍,还有道班少年潦草的童年……篇篇章节如同藏地密码等着你去开启,让你离陌生而神秘的圣洁之地更近一些。

“行在川藏线上,所有的选择都是美好的!”这是驴友们的心声。他们义无反顾的旅程,向着同一个站点——日光城拉萨进发,过程艰辛但快乐着。作者的藏地孤旅其实并不孤单,一路上有美景相伴,有驴友同乐,还有一生一世生活在丰饶里的工布人……看牧羊人挥舞手中的“乌尔朵”,把小石子投向离自己好远的地方,让不听话的羊儿受到惩罚。旷野之上“乌尔朵”的声声炸响,那是牧羊人在指挥成群的生灵,随着一声“嘞嗦嗦——嘞嗦嗦”,声音传入空灵的天空,使苍茫的高原生机勃勃。

本书中,特别一提的章节,就是作者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苯日神山》那篇,字里行间透露着浓郁的自然风韵,在这里,雪、树、兽、经幡、溪流、草滩、沼泽、玛尼堆、寺院、石头,甚至天空和云朵,这些所有的存在都是开启藏地天人合一的神秘钥匙,引领我们走进陌生和未知的风景。

作家凌仕江的文字功底深厚,字字具有穿透力直达人心。在《远方的扎西》一文中,卓玛的腰带在她腰间闪着银光,像月光下的冰凌,皎洁中透着逼人的寒意。走心的描写,把藏族妇女服饰的精致活脱脱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还有卖松茸的女人个性十足,朝圣者的虔诚与执着,这些藏地的人物特点在作者的笔端鲜活呈现,读着文字,殊不知你的心早已跟着人物在跃动,同他们一道喜怒哀乐。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道: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念想一个阳光从不失约的地方,那是因为值得信赖。就像《藏地孤旅》这本书一样,值得细细品读,读一遍胜过走一遭。心念藏地,我们可以用脚步去悟透它的高远,同样也可以用眼睛去触摸文字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