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10月15日

西藏凹乳芹

毛诃子

藏茴香

在藏医学中,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并称藏医四大调养之法,同时饮食居首。藏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可生发热能,调节体温气色,主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输送液体,调肥瘦,主管味觉、睡眠和性格等。

人体出现的疾病状态,即是“三大因素”失衡的状态,而食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节“隆”“赤巴”“培根”使之趋于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过程。藏药膳以藏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藏民族文化特点和烹调经验,将不同食材与药材进行合理配伍,采用传统与现代交互的烹饪技术,加工制作而成。

食材是构成药膳的重要成分,对于药膳的色、香、味、形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食材本身也具有某些特定的药膳功效,通过不同功效的食材与药材的结合,使得食材本身的功效发挥更为突出。

藏医饮食分为食物与饮料两大部分,食物又细分为谷物、肉类、油脂类、蔬菜类等,饮料细分为乳类、水液、酒类等,每类再继续细分为具体的食物或饮料,而每种食物或饮料都对应不同的性质及调理作用。

(本报记者 鹿丽娟 平措朗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