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不一定有人听,但你做的一定有人看到。
当我在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樱桃销售总结表彰大会上公布业绩,全场热烈鼓掌、欢呼时,这句话再一次在我脑海中显现出来。
“2023年,嘎玛农业74.3亩果园共计生产销售樱桃1.99万斤,总营收72.6万元、净利润3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0倍以上,创历年新高。”“嘎玛”樱桃销至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及广东珠海等地,成功走出了林芝。
2022年7月底,我到嘎玛农业有限公司援藏任职。当我站在雅鲁藏布江畔、群山环绕之间、云雾缭绕之处,惊喜于高原也能生长樱桃树、结出樱桃果的时候,焦虑也像雅江水一样汹涌而来,几乎把我淹没。对我这个从未搞过农业、见过樱桃树、分管销售的“小白”来讲,樱桃销售要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
好在当年产量只有2000余斤,压力稍稍缓解。但2023年樱桃销售季转瞬即至,我片刻不敢松懈,白天到果园、各部门调查,与一线员工交谈,晚上在宿舍查阅搜罗来的各种书籍,以求快速掌握实际情况、补充知识漏洞。
“经营发展部连我在内就两个人,另外一个长期休病假。”巴桑多杰说。
“我是生产技术部的,兼职销售。”次旺占堆笑嘻嘻地说:“2021年在经营发展部下面成立了销售部,但没有专职销售人员。”
技术员马保平字斟句酌:“樱桃是第八批援藏队种的,这两年才开始有点产量,也没有搞过采摘、存储等标准流程什么的,包装也就简单搞个盒子……”
“我们的樱桃实际就是车厘子,跟大家印象中的‘中华樱桃’不是同一种水果……”生产部的科长拉巴旺堆告诉我。
……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到2022年8月底,我掌握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形成了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思路,开始行动。
2022年9月,对公司岗位配置进行了优化,协调1名员工专司销售;11月,经过4个多月的沟通、说服、选拔,从珠海国企找到3名志愿者,加强了专业力量;2023年4月,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建起采摘、装筐、分拣、仓储、包装、运输的全过程工艺流程,手套、人字梯、转运筐、冷库、惊鸟器、货车等设备设施也相继到位;2023年5月,带领1名本地员工、2名柔性援藏人员组成的销售团队,挨个拜访林芝巴宜区的惠好、大原等超市和果真鲜等水果店。
距6月份的樱桃销售季越来越近,果子从青到绿、从绿到黄,再从黄到红,眼看就要成熟,员工们更加紧张了。
“超市和水果店只肯出20元/斤的价格,还要我们配送和包退换,这连成本都抵不了。要我说,还不如像之前那样,拉个板车在市区叫卖、摆个摊子在路边卖好一点。”“辽宁、山东、四川、云南车厘子的量比我们多、价比我们低,进口的车厘子个大、色紫、果甜,我们咋跟人家比?”
销售压力接踵而至,让本就睡眠不好的我经常彻夜失眠。但总不能被困难打倒吧?我一边强压内心的焦虑和忧惧,一边带着团队拓展市场。先是在第一批成熟后,向珠海、林芝巴宜区派送樱桃试吃;同时采购了巴宜所有品种的樱桃,与我们“嘎玛”樱桃进行全面对比;再是以试吃为口碑,争取到珠海多个国企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拿到了7000多斤的订单。
珠海的订单给了我底气,足以保证当年销售不亏本;市面的对比给了我自信,地处山谷、江边,水汽氤氲、云雾缭绕,再加上强烈日照、巨大温差、大棚遮雨,让我们的樱桃具备了色泽亮、果径大、糖度高、口感脆的“嘎玛”特色——“比我大的没我亮、比我紫的没我大、比我甜的没我脆、比我脆的没我甜。”试吃结果也对此给予了充分反馈和证明。
但试吃也暴露了包装技术的落后,长途运输损坏率达35%。我们马上攻关,采摘时气温低于20℃、静置冷却后再进冷库以降低果心温度,PU袋裸装、上下瓦楞纸、增加隔板以减少晃动,双冰袋、全密封、增加泡沫箱密度以保证低温……一项项措施不断尝试。8次迭代后,终于在第三次长途运输时将损坏率降低到3%左右。
2023年7月28日下午,我与生产部员工一起,在逐渐逼来的暮色里将樱桃一颗一颗摘下来,在倾泻而下的灯光里逐一分拣,在慢慢泛起的寒气里将分装好的樱桃一筐一筐运进冷藏库,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
翌日凌晨3点,准时起床、赶赴冷库。垫瓦楞纸、加PU袋、放樱桃、加吸湿纸、加隔板、加冰袋、合盖、粘胶带、贴品牌、装箱……十几道工序依次完成,6点左右,最后一批发往珠海的792斤樱桃已全部装上货车,前往米林机场。
初露的晨曦里,小小的货车疾驰而去,身后的天空缓缓亮起,阳光洒在靠着我一起席地而坐的藏族同事们身上,个个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亲切而美好。回想起巴宜、山南、日喀则的超市、水果店从开始低价也不愿买,到后来以45元/斤的批发价前来抢购,再到现在成功发出最后一批,我知道,“嘎玛”樱桃成功走出了林芝,我也成功走进了他们心里。
也许,当我的孩子问我在西藏学到什么时,我会说:“不怕困难、少说多做、身先士卒,是能够干成一件事所需的最重要的品格。”我也将以此勉励自己,在援藏路上行稳致远,继续为边疆建设、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