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9月30日

“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日喀则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本报拉萨9月29日讯(记者 周红雁)29日上午,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5年来,日喀则市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安全屏障坚实巩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日喀则市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两个中心城市”建设和打造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区第1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6.86亿元,是2012年115.24亿元的3.5倍。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日喀则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民生福祉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转变。17.2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669个贫困村居退出、18个贫困县区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8075元、5165元提高到2023年的50806元、18070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日喀则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珠峰国家公园创建进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9.2%,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52.98%,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3%,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三高”企业和项目实现零审批、零引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成为主旋律,日喀则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兴边富民行动深入实施。随着樟木、吉隆、里孜三个国家级口岸实现客货双通,11个中尼传统边贸点获批开放,越来越多的西藏产品走下高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23年,边境9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75亿元,是2012年24.54亿元的4.2倍,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富了起来、爱国守边意识也强了起来,人人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国家安全屏障坚实稳固。日喀则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了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2023年全市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工作考核连续四季度排名全区第一。

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彭一浩介绍,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在四省市、两企业的无私援助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日喀则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不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攻坚转型中蓄势崛起,谱写了自强不息、求实奋进的壮丽诗篇。近几年,援藏项目投入31.48亿元,建成了670多个体现深情厚谊、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计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深入推进产业援藏、就业援藏、人才援藏、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等工作,有力促进了日喀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