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9月25日

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珠峰边境派出所:

细微之处见真情 最是“小事”暖人心

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教驻地群众种植蔬菜。

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上门为驻地老人检查身体。(本文配图由本报通讯员 景浩 本报记者 杨子彦 摄)

              本报通讯员 景浩 本报记者 杨子彦

巍峨的珠穆朗玛峰,静静矗立在群山之巅。

高峰脚下,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是忠诚的守护者,与风雪为伴,与寂寞为伍,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和安宁,守护着祖国边疆的一草一木。

他们是温暖的贴心人,只要人民有所需,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送去温暖和希望。

他们就是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珠峰边境派出所戍边民警。一直以来,他们与当地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肩并肩携手奋斗,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共同书写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珠峰边境派出所先后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称号。

深夜的求助电话

在珠峰脚下,群众看到熟悉的“藏青蓝”,就像见到了家人。有事就找“藏青蓝”,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关键时刻,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总能挺身而出,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一天深夜,派出所接到一通来自定日县扎西宗乡曲宗村的求助电话。电话里,群众焦急地告诉民警,德吉(化名)老阿妈突发疾病,疼痛难忍,但家人都在外地无法赶回,恳请民警帮助救治。挂断电话后,派出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民警携带急救药品前往德吉老阿妈家。

到达后,医药专业毕业的民警拉茸七林迅速进行初步检查,并给老阿妈服下急救药物。在民警的悉心照料下,老阿妈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随后,民警将老阿妈送往最近的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最终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此事在驻地群众中广为流传,大家纷纷称赞珠峰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是“高原上的守护神”,是最坚实的依靠。事后,派出所还组织民警不定期前往德吉老阿妈的家中,为老人检查身体,确保身体无恙。

一次次服务中,民警渐渐成了村民的贴心人;一声声感谢中,饱含着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增进了警民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情谊。

助学路上的真情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在曲宗村,孩子是否安全、过得好不好,牵动着每一位民警的心。

巴旦桑姆家中有七口人,全靠父母打工维持生计。作为家中长女,她十分心疼在外漂泊的父母,也深深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一度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以减轻家中负担。

民警在走访中得知该情况后,不仅为巴旦桑姆送去了衣物、文具等物品,还协调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捐款资助。在民警的关爱下,巴旦桑姆重拾信心,刻苦学习,考上大学。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警察哥哥们的帮助,让我走出人生低谷。”每当提起这段经历,巴旦桑姆言语中,总是难掩感激之情,“我会好好学习,回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民有所需,警有所为。针对曲宗村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珠峰边境派出所不仅建立帮扶档案、制定帮扶措施,还采取赠送慰问品、解决就业、情感帮扶等方式,切实为他们纾困、排忧、解难。

4500米高原上结出的果实

作为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唯一执法单位,珠峰边境派出所驻地海拔达4500米。

长期以来,受高原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影响,想吃上当地种植的新鲜蔬菜非常困难。

面对高寒缺氧、贫瘠的土地,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并没有退缩,决心突破高原蔬菜种植的难题。

记不清进行了多少次尝试,记不清历经多少次失败,珠峰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次仁加措带领民警,自建温室大棚,不断摸索适合高原环境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良土壤和肥料配方,终于成功种植出了绿油油的蔬菜和新鲜的水果。

次仁加措与所里民警不仅定期给曲宗村的老人送去蔬菜,还会邀请群众到派出所的温室大棚参观学习,毫无保留地传授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播种绿的希望,让更多人能品尝到新鲜的蔬菜水果。

此外,派出所充分发挥民警有技术、懂政策优势,帮驻地群众掌握种植养殖技术;立足珠峰旅游资源优势,帮助群众开办家庭民宿……现如今,曲宗村群众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这份绿色的希望,也成为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与驻地群众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在警民悉心呵护浇灌下,民族团结之树根深叶茂,茁壮成长,民族团结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