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9月17日

特殊的“月饼”

沈亚

中秋节晚上,我只喝了半碗粥,然后搬张小凳子,坐在家门口,托着下巴,盯着天上的月亮。此时,圆圆的月亮,隐藏在树冠后面,它和我的目光一样,半明半暗。

准确地说,我不是在看月亮,而是在等父亲。

父亲一早就出门了。临行前,他对我说,晚上回家时,带月饼给我吃。我的等待,是有理由的。因为往年中秋节,父亲都会到村头供销社买几个月饼,全家人共同分享。

20世纪80年代初的月饼,常见的是杏仁、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芝麻仁等苏式五仁月饼,还掺杂着红绿色丝条,皮酥里实,甜腻腻的,正适合缺少零食而又嘴馋的孩子。我一口气能吃两个。我得留点肚子吃月饼。

想着想着,我的肚子就“咕咕”叫唤起来。我不禁舔舔嘴唇,咽下口水,一会儿看门前的小路,一会儿望天上的月亮。不知等了多久,只见月亮慢慢爬过树梢,然后跃上夜空。一瞬间,如水的清辉,洒遍狭长的小路,照亮远近的树木、房屋和池塘……

这时的月亮,在7岁的我眼中,就是一只透明的大月饼。

母亲多次喊我:“快回屋里,外面露水重,容易受凉……”我摇摇头,没有回应,依然坐着,心里想:父亲也该回来了吧?后来才知道,这天,父亲所在的砖瓦厂,新上了一套制砖设备,需要反复调试,他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

“叮铃铃……”熟悉的自行车铃声,远远地响起。我从小凳子上一跃而起,直奔门前的小路——父亲回来了!

没等父亲停好车子,我就急忙在他包里摸索。可里面除了文件、笔记本和钢笔,啥也没有。我不死心,继续摸索。

“今天忙忘了,没买成月饼,村头供销社也早就关门了……”父亲话音未落,我的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父亲赶紧帮我擦拭泪水,充满歉意地“嘿嘿”笑着。

母亲在一旁说:“孩子等了你一晚上,晚饭都没好好吃,就盼着你带月饼回来呢!”听母亲这么一说,我抽泣得更加厉害。

父亲轻抚着我的头,说:“你先不要哭嘛,今晚,我们不吃月饼,还可以吃其他饼啊,比月饼还棒呢……”

还有啥饼比月饼更好吃?我泪眼巴巴地望着父亲。

父亲神秘一笑,让母亲陪着我,自己转身去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父亲就用一只大盘子,端来一张白面摊饼,四周呈弧形直立,就像一口倒扣的锅。原来是摊饼,谁没吃过?我有些失望,心里顿感委屈,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转。

父亲掰下一块摊饼,塞进我嘴里,轻轻一嚼,咦!薄薄的、脆脆的、甜甜的,还有香油的味道。也许真是饿了,我感觉这个摊饼,比月饼还要好吃!

“走,我们吃摊饼赏月去……”父亲搬出小方桌和凳子,摆在门前。不一会儿,一张大摊饼,就只剩下盘底圆圆的一块了。父亲说:“你看,这像不像天上的月亮?”

我拿起摊饼,对着月亮,发现薄薄的摊饼,竟能映照出些许月光。我对父亲说:“我们这个摊饼,可要比月亮大好多哦,是一块特殊的月饼……”我笑着掰开一块摊饼,送进父亲嘴里。父亲也开心地笑了。

那年中秋节,我没能吃上月饼,但父亲做的那张摊饼,却像一轮清澈的明月,一直悬挂在我记忆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