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青藏公路进藏的起点在格尔木,殊不知都兰县香日德镇上柴开村才是真正的起点。”青海省都兰县上柴开村党委书记白文君对记者说,“古时京官进藏、西藏的官员进京都要经过香日德,包括文成公主进藏时,也在这里休整补给。”
从格尔木出发,一路向东,我们青藏线联合报道组一行进入了柴达木盆地的绿洲——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
香日德镇,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境东部。因海拔较低,水源较充足,这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香日德镇近300平方公里的土地林木覆盖率达15%,素有“绿色司令部”之称。
在香日德镇上柴开村,在青藏公路出发的地方,腿脚不便的82岁老人史正章,带着我们一起聆听那一声声逐渐远去的驼铃声。
穿越历史的驼铃声
历史上的都兰,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线青海境内的经济文化重镇,千年之前,驼铃声就在这里响起。70年前,也正是从香日德开始的驼铃声,响遍青藏公路建设工地。
1951年8月,十八军独立支队在香日德举行向西藏和平进军的誓师。骆驼、牦牛等组成的运输队伍随军进藏。两年后,西藏运输总队组建,大本营同样设在香日德,运输总队政委正是日后的“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
“似乎在一夜之间,香日德这个小镇就聚集了几千峰骆驼,一眼望去全是驼峰。”白文君说,村里老人是这样跟他回忆当时场景的。
驼队向西藏运粮的同时,运输总队探路队执行向拉萨探路的任务。根据探路所获的资料,确定了从西宁经格尔木、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直至拉萨的路线。
青藏公路修建时,香日德成为物资、人力、驮畜汇集的枢纽。从香日德出发的驼工,也积极投身到青藏公路的修筑中来。
时光流逝,转眼间青藏公路已经建成通车70年,作为青藏公路最大的后勤保障基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70年的发展变化已深深镌刻在老人们的生命中,82岁的史正章就是健在的这些老人中的一员。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风雪苍茫运输线
史正章盘坐在自家小院一把考究的木椅上,乐呵呵地看着花园的花花草草。回忆往日时光,他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自己甚至忘记了年龄。“搬到香日德已经70多年了,如今政策好、生活也好,等身体好一些,还想到处走走看看呢。”史正章说。
1953年,11岁的史正章同父母、妹妹一起,离开湟源老家,赶着驼队,驾着木车,踏上了前往香日德的路。
“从湟源购置各种日用品跟着驼队、马帮赶到香日德,然后换取皮货,从中赚些差价。”虽然当时年龄不大,但对父亲的职业,史正章记忆清晰。
1953年4月,中共西北局受命在兰州组建西藏运输总队,队部设在西宁至都兰的公路终点站香日德。委派王宝珊任总队长,慕生忠任政委,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运输总队在香日德正式挂牌成立。
运输总队其实就是骆驼运输队,他们在很短时间里,从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收购了2.8万峰骆驼,而当时全国的骆驼总量也不过20万头。可以说,这次收购动用了当时全国十分之一的骆驼。
与此同时,内蒙古、宁夏、甘肃的2000多名农牧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驼工,参加运输。
运输总队把骆驼与驼工编成队,一名驼工平均赶10头骆驼,一头骆驼驮150多公斤粮食和物品。骆驼队还带着自己的行李和清路用的铁耙子等工具。每三四个月,在1000多公里的风雪运输线上往返一次。
香日德,成为向西藏组织和运输物资的大本营和出发地。
繁忙的青藏公路
几乎是同时,史正章的父亲决定移居香日德。
从湟源出发到香日德,如今沿着高速公路不过四五个小时,当年史正章一家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每天早上5点出发,中午停下搭帐篷喂骆驼,直到傍晚才能休息,第二天一早接着出发。年幼的史正章走了一周便已消磨完内心的期待,他开始想念湟源的家和玩伴儿。
然而父亲的决定不容置疑,作为家中长子,虽然年幼但依旧得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喂骆驼,每天扎下帐篷以后,史正章都得和大人们一起喂骆驼。
牵着骆驼到水草茂盛的地方,看着骆驼悠然地吃草,史正章说那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那条路太难走了。”儿时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但史正章依旧记得走过的路,彼时青藏公路还未开始建设,湟源、茶卡、香日德这条路线虽已有道路,但都是解放前修建的,道路窄小,坑坑洼洼。
史正章总说自己是和青藏公路同生共长的,他见证了西藏运输总队在香日德的辉煌,成千上万峰的骆驼聚集在香日德,每天源源不断的物资从汽车上拉来,转运到驼队上再运进西藏。
“当时的香日德,到处都是骆驼,到处都是物资,运输总队的大院里,物资堆得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年幼的史正章不会知道,当年,全国80%的骆驼都集中在了香日德镇。据现存的西藏运输总队文档资料显示,在三次进藏过程中征调到香日德镇的骆驼超过10万峰,占到当时全国骆驼数量的80%以上。
70年前,筑路大军舍生忘死,踏过戈壁,迈过河流,冲破重重难关,保障了祖国的边疆稳定。
70年间,史正章在香日德成长、成家、安度晚年……对他而言,青藏公路无疑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果不是青藏公路,我的父辈不会来到香日德,如果不是青藏公路,我们后来的日子不会过得像今天这样幸福。”史正章感慨道。
70年后的今天,香日德镇在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破浪前行。
修道路、引资金、招人才、美环境……“有凤来仪,卧于林中”的香日德,乡贤回村、资金进村,凤鸣声声中,新的历史正在书写。
(记者 黄志武 张晓明 彭婧 德吉央宗 张多钧 薛莹 吴占云 索朗多拉)
记者手记
一见到史正章老人,他就问,十年前,你们西藏日报有一位记者,给我拍了许多照片,你知道他是谁吗?虽把记者问得一愣,但也说明老人家记忆力非常好。虽然不知道那位记者是谁,虽然语言不通,虽然70年过去了,但是修筑青藏公路的事情,至今仍然深烙在老人家的脑海里。青藏公路已经通车70年了,老人家仍然没有去过西藏。西藏,在他的心里,是遥远的梦想。但是,老人心里没有遗憾,毕竟公路从他们家经过,毕竟他为修筑青藏公路出了一份力。对史正章而言,青藏公路改变了他的一生,香日德也成了青藏公路出发的地方,一个他成长成家、幸福生活、安享晚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