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9月10日

传承文化根脉 筑牢自信之基

—记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丹曲

本报记者 郑璐 袁海霞

他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部分论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优秀科研成果奖等;

他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型课题《藏文〈格萨尔〉精选本》二期工程,为藏族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学生的心中,他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他就是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藏学研究者丹曲。

丹曲大学时学习的专业是藏语言文学,1995年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藏族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得到降边嘉措教授和杨恩红教授的指导,这奠定了他后来从事研究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基础。

2004年7月,丹曲完成博士学业,并撰写了题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研究》的毕业论文。就在这时,丹曲听到北京大学要招博士后的消息,他心动了。在了解到北大对博士后进站的要求必须是跨学科后,丹曲选择从文学跨入史学,难度颇大,他开始不断弥补自己的史学知识。经过一番努力,丹曲被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录用。

在北京大学,丹曲在段晴教授的指导下,专门从事《藏文文献中的“李域”(于阗li-yul)研究》的课题研究。

2007年1月,丹曲顺利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引进,专门从事民族文学和藏族文学研究工作。

藏族史诗《格萨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也被认为是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是藏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型课题《藏文〈格萨尔〉精选本》二期工程由丹曲主持,是在一期工程基础上续编23卷30册的一项后续工程。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采用新的方法和思路,该工程项目于2008年立项,到2012年底结束。在编纂过程中,丹曲和课题组成员先后多次到西藏、青海、四川以及甘肃等地进行资料搜集、摸底和招标工作。

2009年,英雄史诗《格萨尔》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的重视,为开展藏族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7月,丹曲来到西藏民族大学从事民族学和藏学研究工作。

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正式成立藏学研究所,丹曲担任所长。当时,所里只有4名研究人员,科研力量严重不足,但这并没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丹曲说,做项目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只要有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他都会动员全校师资力量,哪一位老师感兴趣、哪一位老师研究的课题与之相关联,研究所就把他们吸收进来共同完成。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丹曲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会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感兴趣的方向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在学生的心中,丹曲老师学术研究认真严谨,勤奋钻研,生活中平易近人。“我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作为老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去照顾和培养他们。”丹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