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8月28日

古长城绽放新“芳华”

           新华社记者 哈丽娜

天蒙蒙亮,落和平便开车前往秦长城遗址。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每月至少三四次去长城沿线巡查。

内蒙古长城资源丰富,长城内蒙古段总长度为7570公里,占长城总长度的35.7%。固阳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在战国赵北长城北侧新筑的一道长城。1996年,固阳秦长城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年前,落和平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长城保护员。从那时开始,他白天翻山越岭巡查长城,晚上挑灯夜战研究长城,每天都乐在其中。与长城结缘20年,他最自豪的就是熟悉固阳县每一段秦长城的位置和特点。

落和平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长城保护员更应了解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多年来,内蒙古各地在长城保护中,不仅聘用长城保护员,部分地区还因地制宜组建了“马背文物(长城)保护队”“驼峰(长城)文物保护队”,保护草原深处、大漠之中的长城遗址。

截至目前,驼峰(长城)文物保护队共组织8000余人次,对阿拉善左旗境内400余处古遗迹等进行巡查,并配合有关部门打击破坏长城墙体、烽火台等遗址的犯罪行为。

为有效保护长城遗址,内蒙古制定《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建立档案,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保护标志碑,聘用长城保护员1380人。自2016年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长城保护资金近1.5亿元,实施抢险加固、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等工程102项,有效保护了长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风貌。

如今,内蒙古长城沿线地区紧抓文旅发展机遇,积极发掘自身优势,既让更多民众接触长城、感受长城文化魅力,又带动长城沿线百姓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明长城脚下的清水河县北堡乡栜木塔村,年过五旬的张存弟与家人经营着颇有特色的窑洞农家乐。窑洞内整洁的餐桌上,摆放着特色菜谱:炖笨鸡、油炸糕、手工花卷等。

“近年来,在长城保护和发展上,内蒙古走出一条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说,“未来,内蒙古将继续深挖长城文化、景观和精神价值,进一步开发长城遗址沿线文化旅游、休闲农业项目,更好‘串联’起长城脚下的文旅资源,让古长城不断绽放新‘芳华’。”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