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8月27日

把答卷写进时光的河

姜万川

        2024年2月18日早晨,刚进单位,手机响了。

“我们刚刚商量了,请你联系卓玛,把助学金转给她吧!”

龙年开工第一天,我接到重庆市第六批援藏干部的电话。援友开年委托的头等大事,就是给卓玛转助学金,让她安心好好读书。

卓玛是十多年前大家在昌都援藏时旧友的女儿。生活无情,卓玛的父亲壮年早逝。援友有爱,想方设法,帮助她来重庆上学念书。

第一次来重庆,卓玛由妈妈和弟弟千里陪伴。第二次来重庆,卓玛约同学一块。一次次走出高原,卓玛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信。

我赶紧点开微信与卓玛联系。卓玛说她和同学已经约好,隔几天就一起出发。末了,她还留言:“寒假我和妈妈准备了一点风干牦牛肉,到时候一块儿给你们拿过去,谢谢你们了!”

多么善良懂事的孩子啊!我的心里暖洋洋的。一次援藏,终身结缘。思绪飘飞,那些雪域高原上经历的一幕幕,不断在眼前浮现。

写给拉姆的信

“拉姆你好!祝贺你战胜艰难险阻,进入大学的知识殿堂。”

这是9年前的高考之后,受重庆援友们委托,我提笔写给藏族女孩拉姆的一封信。

2010年,进入雪域高原后不久,33名重庆援藏兄弟姐妹捐出生活补贴,设立助学基金。拉姆等多名农牧区藏家孩子,就是其中首批资助对象。

“我们都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情形。在昌都市一中的教室里,你扎着马尾站在讲台上,羞涩地领取第一份助学金。第二次相见,是在你辍学后的家里。大家纷纷给你的爸爸做工作,鼓励你要继续读书。你红着眼,一次次给我们斟满酥油茶,转过身去,却已是泪如泉涌。”

那年夏天,得知拉姆辍学的消息,大家立即赶往她家了解情况。第一次上门寻找,家中没人。不久,重庆援藏干部再次出发,终于找到了拉姆。原来,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拉姆的3位亲人相继去世,父亲考虑到家里经济拮据、农活繁重,不让女儿继续上学了。在屋子里,大家不断给她父亲做思想工作,并为拉姆捐款,拉姆父亲最终点头,同意让孩子继续上学。半个多月后,在我们的陪同下,拉姆高高兴兴地重返校园。

“现在,你用自己的奋斗努力,顺利考入大学,给了自己和所有爱你关心你的人一个响亮的回答。这个新学期,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我们坚持用这样的方式,一路相随,为你加油鼓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掌握丰富知识和本领的你,也会如骏马雄鹰一般,在雪域高原的蓝天丽日下一展风采。”

时光流淌,信件寄出后的第4个金色秋天悄然来临。就在这一年,拉姆大学本科毕业,回到高原农牧区工作。拉姆兴高采烈地给我们发来消息:“我考上乡村专干了,希望我能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我会接着奋斗……”

益扎益西兄妹的蝶变

认识益扎很偶然。进入高原后,一个秋日的上午,我满怀好奇地去逛昌都老城区。在一片破旧的院落中,发现了在窗户后面作画的他。

益扎热情地邀请我进屋坐坐,他的老婆忙着打酥油茶,他的母亲和妹妹不停地给我添清茶,他的姐夫搬起羊头举在头顶让我拍照,益扎一家子清晰地留在了这些影像中。

后来,我经常在周末去看益扎作画。益扎的妹妹益西正在念中学,每次她总是乐呵呵地斟茶,然后端坐着听我们聊天。每当看到益西坐在旁边,我就问她学习情况,顺便还跟她学习藏语发音,临走前总会念念叨叨说好几遍:“一定要好好读书,世界那么大,要走出高山峡谷,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那时益扎的老婆挺着个大肚子,身体瘦瘦的,面色蜡黄。看着她身体很虚弱,我建议他把老婆送到医院让医生接生,以免出意外。益扎担心地问:“要花很多钱吗?”援藏后我去过医院,知道有很优惠的医疗政策,农牧区妇女住院生孩子是可以报销全部费用的。我赶紧把政策讲给他听,还把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妇产科主任介绍给他。

“孩子在医院顺利出生了,老婆孩子都安全,我当爸爸了!”3个月后,益扎乐滋滋地打来电话。

不久后,我和援友勇哥一起登门祝贺,送上小红包,益扎家中一派喜气洋洋。

如今,益扎走出藏东高山峡谷多年,在西南的大都市开了唐卡画廊,带着一帮画师走南闯北精心绘画。

妹妹益西发奋读书,考上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大学,现在已经是高原气象方面的“小专家”了。

激荡心灵的歌

“走过了千山万水,还是我的昌都最美,走过了人海茫茫,最美还是昌都的姑娘……”这首《情醉昌都》,是昌都歌舞团小伙向达为藏东大地写的歌。

面对雄奇的大美山川,向达咏唱出别样的柔情。当那银铃般的嗓音响起时,我不禁听呆了。于是在澜沧江畔歌唱的向达,成了我拍摄的一条藏东文化新闻的主角。那些天,他那悠扬的歌声在昌都的街头巷尾回荡。

向达说,压根没有想到,他会在只播大人物的电视新闻上出现那么久。从那以后,向达经常邀请我到他的家里去坐坐。

向达的梦想在远方,他想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渴望能继续读书学习,还要写更多的歌,编更好的曲。我们相互拜师,我带他拍照编片,他教我学藏语唱藏歌,吉他声、歌声不时在院子里响起。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在破旧的老木屋下,我陆续结识了昌都歌舞团的向达、旺堆、洛松等年轻人。恰逢演出在即,他们每天都在紧张地排练。在节假日和工作空隙,我常常跑到歌舞团,看向达、旺堆、洛松和伙伴们排练节目,与他们一起弹吉他,唱各种各样的歌。

向达,一直追逐着走向远方的梦想。两年后,他自学考上西藏大学,读完五年本科后保送读研,专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旺堆,进入大学进修,华丽转型做编导。洛松,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深造,在名师指导下学习中国民间舞蹈。他们与伙伴们一起,编排参演多台大型民族歌舞,多次奔赴海外表演,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洛松主演作品获得荷花奖金奖!”“向达创作歌曲获得全国金奖!”最新看到他们,是在不断获奖的消息中。当年的一个个青葱小伙子,如今已成为雪域高原文化繁荣腾飞的带头人。

一次援藏行,一世高原情。

因为援藏,我们结缘,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们,与雪域各族人民相识相交相融。心怀热爱,一起奋斗,把答卷写在广阔天地间,把答卷写进时光的河。

往事如昨,青春不远,我不禁哼起了这首歌:

“青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剩一片感动在心窝……”

(作者系重庆市第六批援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