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巴桑旺姆
近年来,山南市以乡村振兴为笔,以“三农”工作为墨,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近日,记者深入山南乡村,见证了这里如何以“千万工程”为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走进山南市扎囊县德吉新村,一排排整齐美观的藏式楼房错落有致,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饭馆超市一应俱全,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宜居,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切得益于山南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先后出台了《中共山南市委员会、山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德吉新村村委会里防返贫监测工作人员正忙着录入最新数据。为有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山南市建立了完善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通过“1+N”帮扶措施,精准识别并帮扶了633户2214名潜在返贫户。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家有了稳定收入,再也不用担心返贫了。”德吉新村村民卓玛说。四年来,山南全市未发生一例规模性返贫事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隆子县日当镇玉白村的学校、卫生院,记者看到教育、医疗条件显著提升,“现在孩子们上学方便了,看病也不用跑远路了。”玉白村村民次仁卓嘎指着新建的卫生院和学校告诉记者。
山南市持续加大在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群众生活无虞。此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也卓有成效,通过建立“领导联系、单位结对、企业帮扶”机制,搬迁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在扎囊县矮化苹果园内,周边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摘色泽红润的苹果,准备通过“832”平台和援藏渠道销往全国各地。“现在这儿的苹果都不愁卖了,我们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村民达瓦次仁感慨道。
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山南市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制定增收措施,将增收任务细化到户,精准兑现政策资金。2023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8834.58元,较2021年增长显著,2024年前两个季度收入更是稳步增长。
驱车行驶在山南市的乡村道路上,新硬化的路面宽敞平坦,水渠、防洪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四年来,山南市累计投入衔接资金93.49亿元,实施了810个统筹整合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新增的硬化路面、水渠、防洪堤不仅便利了群众出行,也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让农牧区基本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条件。
“现在路修好了,水渠也通了,出行方便又安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曲松县曲松镇下洛村的村民拉姆满脸笑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