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文
今年以来,林芝市各级党组织围绕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化党建引领,紧盯任务落实,持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全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基层治理提质效
盛夏时节,漫步在林芝街头,巴宜区佳颂社区的红色驿站内沙发、饮水机、打印机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驿站外的长椅上坐满了休息交谈的居民;
巴宜区尼池社区的工作人员身穿红马甲,手拿铁锹、扫帚等工具对林芝市快修市场附近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党建引领聚合力 环境整治我先行”的标语迎风飘扬;
墨脱县背崩乡党委通过建立群众便民服务微信群,线上与辖区群众实时交流互动,征求意见建议,听取群众的金点子、好办法,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这是全市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基层治理的一个又一个缩影。
在乡村,优化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化拓展“帐篷党支部”“小牧屋党小组”做法,探索建立4个联村党委,指导507个村(社区)“两委”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按照“易记、易懂、易行”原则编排成歌谣或顺口溜,推广“红黑榜”和“积分超市”等做法,认真学习借鉴“三级和议”群众共商、“一带五”等基层治理模式,扎实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和无职党员定期述职,健全精准化、精细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调动党员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城市,贯彻落实《林芝市关于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案》要求,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总)支部—小区(楼院)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在全市范围推动建立2个街道“大工委”、9个社区“大党委”,68名驻县(区)单位、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兼任“大工委”“大党委”委员,推动建设54个党群服务阵地,不断严密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扎实开展党员“双报到”工作,认真落实“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机制,推行党员认领“微心愿”“敲门行动”等做法,组织200余个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650余场次,积极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服务管理新模式。
乡村振兴绘新篇
波密县古乡嘎朗村地处国道318旁和世界最大桃花谷——波堆桃花谷谷口,整个村庄坐落于国家湿地公园之中。2022年以来,嘎朗村乡村振兴“整村推进”、嘎朗湿地打造等一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村党支部借此机遇,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打出“党建+乡村治理+特色旅游”组合拳,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202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979万元,农牧民群众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上半年,林芝市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制定印发《关于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运营管理和组织保障,通过探索村村联建、村企合作、村社融合等发展模式,持续深化村集体经济“5万+”“50万+”提质增量工程,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村集体经济规范化发展。
“巴宜区百巴镇色贡村坚持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集体领办产业,每个班子成员具体负责1个产业项目,先后带领创办牦牛养殖、茶馆、饭馆、服装店、洗车场等实体产业26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0万元。”色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普布次仁介绍。
党员素质大提升
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提升党性修养的重点工作来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课和必修课,依托各级党校平台和党性教育基地,持续开展党员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全市广大党员捍卫“两个确立”的意识更坚定、行动更自觉。今年以来,联合市委党校举办示范培训班18期、参训860余人次。持续深化党员政治锤炼和能力提升,整合机关力量和基层自身力量,扎实开展“支部书记讲坛”“党课开讲啦”活动,组建“红马甲”宣讲队、“市级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宣讲团”,采取党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讲形式开展专题宣讲,推动党员教育延伸到基层。
在米林市羌纳乡西嘎村党员活动室里,村党支部书记次旺平措正在给村里的43名党员上党课。“前段时间我到市里参加了党校的培训,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今天党课的内容就是把我学习的知识,与大家共同分享。”在热烈的讨论氛围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学理论知识,到讨论如何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再到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堂党课气氛欢快,大家收获颇丰。
西嘎村党员白玛旦增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现在越来越觉得身上的责任重大,目前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