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林
2023年3月至9月,在半年左右时间内,西藏完成40份通用机场选址报告,其中,先行推动的首批10个场址已获得民航行业批复,速度创全国之最;2023年10月10日,西藏通航包机旅游正式启动,游客可搭乘公务机或直升机,领略珠峰、羊湖、纳木措三条航线的大美风景;仅2024年1至6月,我区通用航空共飞行819.26小时,飞行607架次……
曾经,西藏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航空产业曾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后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下,西藏的航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西藏以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加快推动我区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高位谋划、高标部署,打牢高原通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西藏地广人稀,陆地交通建设成本高、运输时间长,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十分必要且前景广阔。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王君正书记先后两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两次开展实地调研,研究部署通航产业相关工作;多位自治区领导就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谋划部署,确保了高标部署、高效推动。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作为前期统筹牵头部门,以事不过夜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决策部署,形成了“统筹规划、军民兼容、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思想,积极发展低空经济,重点构建了通航产业发展的底层框架,建立了硬件设施、市场应用、管理制度等体系,为后续通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通盘考虑、系统谋划,统筹下好通航产业布局“一盘棋”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政府规划引领工作,夯实产业发展“四梁八柱”,并采取“全统筹”模式,推进“建起来、飞起来、管起来”一体化。
建立健全通航发展机制,形成1+N规划政策体系。编制印发了《西藏自治区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先后出台《西藏自治区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西藏自治区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形成了1+N规划政策体系。
夯实筑牢通航发展基础,构建8+11机场布局。在机场建设中坚持注重实用性,以拉萨贡嘎机场为核心,充分拓展公务机保障服务功能;以7座支线机场为支撑,增设或完善通用航空服务设施,拓展应急救援、短途运输等通用航空业务;以达孜应急救援基地为平台,按照应急救援“全区一盘棋”的整体思路,建设航空应急指挥管理中心。同时,扎实推进新建通用机场各项工作,利用我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和机场建设规划,实现“8个运输机场+11个通用机场”的初期机场布局。
丰富拓展通航发展前景,打造“通航+X”产业形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动对接通航企业到藏开展试飞、作业、投资、运营等,打造“通航新兴产业+X传统行业”的新业态。目前,已形成拉萨雪鹰、西藏航通等区内传统通航企业与中国通航、青岛直升机等区外企业差异化竞争格局;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经济新兴企业在藏发展迅猛,顺丰、美团、海澜等无人机公司均已开始开展业务。
立足实际、创新驱动,科技赋能贯穿通航产业发展全环节全过程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发展低空经济既拥有区位、政策、资源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地理、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为加快施工进度,节省项目投资,尽快补齐机场数量短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立足西藏实际,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把科技创新融入高原通航产业发展全环节、全过程。
受空气稀薄影响,西藏通航运营面临机型选择难、经营主体少、经营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依托通航专家的力量,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航空制造企业开展机型试飞,对接区外优质企业进藏考察调研。目前,已经开展了ARJ21医疗机、AC系列直升机西藏试飞,正积极谋划在西藏建立无人机高原型研发测试基地,制定高原低空经济相关运行标准。
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用无人机、EVTOL、北斗、5G、ADS-B等技术补齐西藏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短板,通过上述技术在高原场景地应用转化促进国产低空相关技术科技进步。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冠杰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建起来、飞起来、管起来”的关键目标,按照建设分布合理的机场网、构建安全高效的飞行保障网、打造覆盖全面的低空航线网、搭建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网、完善服务优质的市场应用网的“五个网”核心任务,尽快实现首批通用机场开工建设,进一步拓展通航市场应用面,重点优化通航产业管理机制,推动我区通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谱写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