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7月03日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

齐照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所有工作包括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必须始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坚实思想保证。

一、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是我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能有效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聚焦重点领域和学习方向。在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助力我区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意识,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助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命题,让我区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理解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能够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再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命题,让我区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等工作中,主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等,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努力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命题,让我区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方位、核心要义、目标任务、实施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现阶段道德与法治命题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情况

(一)近三年试题结构、分值及考查知识点。2021—2023年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由选择题32分和综合题48分构成,考查内容涉及七、八、九年级教材和国内外、区内外时事政治知识。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减少机械性记忆类题型的考查,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导向作用。

(二)存在问题。顶层设计有待优化。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基本依据,目前还存在着对道德与法治等学科重视不够、录取中权重偏低等现象;另一方面,考试评价标准往往重点关注答题正确率,忽略学生思维过程、解题方法等方面。

命题创新有待提升。现阶段命题中,个别考试命题人员创新意识不够,命题设计没有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沿用传统的题型和情境,新意不多、吸引力不足,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教学有待深化。现阶段命题中,部分考试命题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导致知识的运用价值有所降低。

三、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命题的几点思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政治方向、提升命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常态化长效化体制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有机融入试题,让学生领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必须建立调研长效机制。

深入了解、准确掌握我区区情、教情和学情,才能命制出符合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特色和实际的高质量试题。我区7市地、民大附中、格办中学和区外12个省市西藏初中班学生同考一套道德与法治试卷,但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低不一,学生基础不同。因此,命题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一线调研,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学分管教务校长和一线教师座谈,了解教材、教情和学情具体情况,了解基础教育对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听取中学教师对我区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建议。根据调研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梳理思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为命题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加强命题中如何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命题—分析总结—指导教学—命题,这是一个不断提升命题质量和指导教学的过程,命题管理部门要不断通过反馈、评价和再设计,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后续命题工作的有效改进,不断提升命题工作水平。

道德与法治命题工作结束后,组织命题组长(部分命题教师)参与评卷工作,参与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落实好命题意图,了解考生的答题情况,对试题进行反思。评卷工作结束后,命题管理部门要组织命题教师、评卷教师、各市地教研员和考生对试题试卷进行深入的评析和总结,并对下一次的命题工作提出建议。同时,通过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了解社会对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反映和评价。命题、评卷、分析评价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须突出能力考查和地方特色。

通过试题考查学生能力。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晴雨表”,要逐步实现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试题情境应紧扣生产实践、生活实际,问题设计强调应用与实践,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查,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思考社会现实,不但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而且将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到形成做人、做事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切实维护国家统一,不断增进民族团结。评分参考需细化分档,给出分值区间,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酌情考虑给分,不能死扣标准答案。

通过试题凸显西藏地方特色。情境化试题是道德与法治考试评价的方向,其基本路径是基于真实生活和深植学科任务的结构化情境和设问。

深入分析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情、学情,广泛收集命题素材,突出西藏地方特色,引导考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共鸣,增加分值考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要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全过程、各方面,使命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我区命题工作实际,提高命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作者单位:西藏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