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6月25日

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文艺老兵翟志荣谈《高原颂》

         席军良 陈蓉蓉

陕西省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乐团以一首乐曲《高原颂》,生动表达了各民族同胞共建川藏公路的无畏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奏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华章,用优美旋律传承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高原颂》是文艺老兵翟志荣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精心创作的乐曲,是他们出于内心深处质朴的情感,通过个人自愿的选择、团体不懈的坚持,点点滴滴汇聚时代力量,谱写的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华美乐章。

一条路,助推中华民族大团结。川藏公路是祖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西藏与祖国各地共同发展的生命线。

七十年前,面对崇山峻岭、峰峦叠嶂,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沿线各族群众凭借高涨的革命热情和浓浓的民族感情,立足世界屋脊之巅,克服严重缺氧的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建成川藏公路。筑路英雄们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七十年后的今天,在千里之外的陕西省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退役文艺老兵、一位退休音乐教师——翟志荣,对这段难忘的历史一直铭记在心。翟志荣曾经在四川当文艺兵。他回忆说,一位为修建川藏公路而牺牲的烈士的老母亲,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眼睛都快哭瞎了,还天天念叨:“儿啊!路早都修通了,你咋还不回家看看我?”作为一名七尺男儿,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翟志荣每当想起那段岁月,眼角就会不经意间流下眼泪,他红着眼圈说:“当时条件非常差,山洞一炸,飞石下来,天天都有人献出生命。”川藏公路就是各族战士用鲜红的热血和鲜活的生命铺筑的,它是一条打通西藏与全国各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天路”,彰显了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

一首曲,助力中华民族共奋斗。1951年,一首《歌唱二郎山》唱响祖国大江南北,唱出了筑路战士修建川藏公路的豪情壮志。而今,进入新时代,绝不能忘记那段艰苦岁月,也决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烈。《高原颂》就是想让这段感天动地的史诗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文艺老兵,翟志荣对那段历史饱含特殊感情。他说:“当年条件那么落后,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但现在的年轻人,你跟他说这些,他们就跟听天书一样。如果你不说,他们也就不知道这段感人历史,这对革命先烈是很不公平的!”也正是在翟志荣的带领下,一群人,有学生,也有老师,有专业人士,也有业余人士,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经历不同、年龄不同,但他们都怀揣着同样的心愿——缅怀革命先烈,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在校大学生小李说:“《高原颂》这首乐曲非常有气势,震撼了我的心灵,再现了那段历史的雄伟场面,只要翟老师有排练我都会过来观看,真的是太感动了!”参与编排《高原颂》的一位小姑娘说:“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很有意义,翟老师也感动了我,我想用心参与排练,不仅学习本领,也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

翟志荣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精心创作的《高原颂》,是用乐曲奏响民族团结的新时代华章,用旋律传承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凭借这首乐曲,让许多人领悟和铭记修建川藏公路的艰难历史。

通过文艺老兵翟志荣的坚守和一个群体的默默付出,《高原颂》在祖国各地一次又一次奏响,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两路”精神,珍惜民族团结的来之不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颗心,祝愿中华民族共繁荣。川藏公路为西藏带来了长久安宁,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那群最可爱的人,用最好的年华和最宝贵的生命,义无反顾地完成修路的历史重任。时至今日,翟志荣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用自己的心血和行动践行“两路”精神,自觉担当“两路”精神的捍卫者和传承者。

翟志荣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那段历史,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虽然我退休了,但那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我只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去感受那段历史。而我能做的,就是潜心音乐创作,用音乐去表达、用旋律去传递,通过一首首乐曲让更多人感悟历史、铭记历史,共同唱响中华民族团结颂歌。”

昔日修建川藏公路,集万心于一心;今朝共谱一首曲,聚万情于一情。《高原颂》这首乐曲凝结着一名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也彰显了一代人心系中华民族,共同推进繁荣发展的不懈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用乐曲奏响民族团结高原颂歌,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