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6月24日

在“世界屋脊”书写传奇

—浙江对口支援那曲30周年纪事

浙江日报记者 陈佳莹 王逸群 沈烨婷

“远不过阿里,苦不过那曲。”只有亲身置于这“世界屋背之屋脊”,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西藏俗语里的“那曲之苦”: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仅及海平面的一半,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坚硬的冻土上千年来种不活一棵树……

1994年,对口援藏大幕正式拉开,浙江对口地区被确定为这里。

在“世界屋脊之屋脊”,645名浙江援藏干部人才前赴后继,忘我奋斗。伴随着岁月流淌的,是超60亿元援藏资金注入羌塘大地,438个援助项目落地生根。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会见那曲党政代表团,强调要更多地关注西藏、热爱西藏,关心那曲、支持那曲。2020年8月,中央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做下去,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深深扎根30年,一任接着一任干。如今,这片藏族群众口中神奇的、坚韧的、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的传奇正在上演。

“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

明晃晃的亮。

多年以后,邢最荣依然记得第一眼看到那曲的样子。这位浙江第一批援藏干部的领队告诉我们,1995年初夏,当车子顶着这片刺眼的亮光开进那曲县城,大家才知道,离浙江近4000公里的这片雪域高原上,多数百姓还住在铁皮顶的房子里,而让援藏干部一路眯缝着眼睛才能前行的,正是屋顶反射的阳光。

援藏,是浙江对口支援工作的重中之重。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那曲最缺什么?百姓最需要什么?

“组团式”帮扶、“互动式”合作、“精准式”对接……邢最荣说,名称再变,所有援藏干部们最关心的,从来是那曲百姓的生活。每一届指挥部不约而同地,都是把惠民生作为头等大事——

浙江首个援藏项目申扎县甲岗水电站,从1998年起给万千牧民送去光明;

浙江小区、杭嘉小区、浙江中学等民生工程,让那曲牧民一跃“走进”现代化生活;

杭州实施“抬头挺胸”项目,从2019年起成功救治26名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每人身高提升17.7厘米;

台州探索“组团式”就业新模式,带动就业援藏跑出浙江速度,仅2023年就有121名那曲籍高校毕业生在浙江就业创业。

……

漫步那曲市中心,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贯穿东西。这条几经扩建的“浙江路”,已是当地最繁华的街区。

路的背后,是始于第二批援藏干部的一场接力:1998年初夏,当他们刚到这里时,高原土路狭窄坑洼,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没有一条水泥路。

要为当地留下一个既能方便百姓,又能带动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

不需要任何动员,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画图纸、招投标、组工队……一年后,浙江路中段开工建设。

高原基建谈何容易。就是这一条1.9公里的浙江路中段,竣工已是2001年。

通车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在欢呼鼓掌,仪式结束后,大家又都默契地投入下一个项目。

在那曲,民生项目总是一个接着一个。每位援藏干部手中,都有一张项目计划表,修路、建房、援建学校医院……内容各异,宗旨从来不变——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援藏资金80%用于民生,80%用于基层,从对口支援启动以来,这一“铁律”一直沿用至今。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改变,也许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可当30年的时光滴水穿石,总能带来崭新的惊喜。

嘉黎县阿扎镇斯定咔村。傍晚的娘日山脚下,白墙红瓦的藏式庭院鳞次栉比,硬化路面、太阳能路灯一应俱全。

临街的一间新居内,传来哗啦啦的自来水声。57岁的女主人措加旺姆正忙着洗衣做饭。“一年多以前,我们住的还是逢雨必漏、没有厕所的自建房。家里不通自来水,每天要往返好几公里挑水,一挑就是20斤。”曾经的“烂泥村”,措加旺姆历历在目。

2021年,正是在浙江援藏指挥部支持下,总投资1.43亿元的斯定咔村美丽宜居村庄项目启动。

从城市到乡村,从送项目到送经验;从“交票子”到“交钥匙”,从“千万工程”到“产业援藏”……“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投资和项目不断迭代升级,浙江元素就这样渗透到那曲的每一个角落。

仅在过去一年,围绕“路、医、学、住”等民生工程,共计45个规划内项目在那曲落地生根。拉那一高、杭嘉中学、各级人民医院、藏医院、市县(区)安居等一批重大工程,使城镇功能明显提升,广大农牧民从中获益。

傍晚的色尼城市书房,落日余晖与暖黄色的灯光一道,照在前来学习的师生身上,也照向他们更远的未来。

这个900多平方米的场馆,是嘉兴援藏干部吴伟杰依着家乡的城市书房模式引入那曲的。

浙江资金投入、浙江标准建设。短短100天,当地没有公共阅读室的空白得以弥补,“这里还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色尼区文旅局局长格桑曲珍说。

30年来,浙江援建项目在4500米海拔的羌塘草原上拔地而起,也将西藏那曲与浙江人民的感情紧紧连在一起。

第二批援藏干部领队陈铁雄和我们分享心底最柔软的故事——那是离藏前的最后一天,一大早,43名援藏干部提着扫把、铁锹,来到奋斗三年的浙江路上义务劳动。一个、两个、直至一群……慢慢地,沿途百姓也自发走上街头,没有言语,可一锹一铲之间,不舍的泪水早已湿了所有人的眼眶。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那曲要不要发展产业?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这是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浙江援藏干部反复思考的问题。

那曲的产业发展一度举步维艰:实力最强的畜牧业,当地人更执着于“天然放养”,难以规模化发展;气候条件恶劣,运输成本高,制造业几乎为零;地广人稀,集中消费场景缺乏,服务业发展困难重重……

“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1年7月,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调研时强调。此前,他也曾在不同场合指出,“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这给我们指明了方向。2023年开始,根据自治区党委‘一号工程’部署,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任务,发挥浙商优势,扎实推进工作。”浙江省援藏指挥部总指挥长、那曲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董旭斌说。神力时代广场、那曲浙江大酒店、浙能集团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2023年,浙江援藏指挥部为那曲引进重大项目13个,意向投资额达65.89亿元。

那曲市牧业科研示范基地,20只从浙江远道而来的湖羊即将迎来“乔迁”一周年。

与当地繁殖周期较长的色瓦羊、多玛羊不同,湖羊一年两胎,一胎多羔。“多生一只,牧民就能多三四百元收入。我们希望能把更多元的品种推广开来,推动农牧业发展。”指着不远处刚刚产下的6只湖羊“宝宝”,那曲市畜牧研究中心兽医师卓玛措满是笑意。

新品种、新产业、新希望。一直以来,恶劣自然环境下,那曲的新鲜蔬果自给率极低。如今,浙江援建的4500智能温室大棚里,新鲜的辣椒、黄瓜、芹菜郁郁葱葱,甚至还能见到芭蕉等热带植物。

“这是一个集设施栽培、生态绿化、农旅融合、科普教育、就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项目。每到周末,亲子采摘游格外热闹,去年这里就来了三四万游客。”项目负责人高古鹏介绍。

那曲市草地总面积占一半以上。广袤的羌塘草原上,除了牧业和农业还能发展什么?嘉黎县有我们想要的答案——新能源产业。

海拔4750米,雪山与草原之间,数以千计的光伏板在眼前列阵,蔚为壮观。浙能集团投资2.65亿元的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建设即将收官。“这是嘉黎第一座光伏电站,这里光照资源丰富,发电小时数是浙江的近两倍。”项目负责人沈孔成说。

现代种业、数字农业、新能源产业……这些年,浙江坚持把产业援藏作为助力受援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将自身产业创新、专业市场优势与那曲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结合起来。

更难得的是,强大的浙商优势,也在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

6月15日,在比如县,宁波援藏干部引入的西藏长荣娜秀集团增资5000万元的服装智造工厂开始试生产。车间里,智能吊挂系统生产线上,一块块服装布料沿着设定好的路线有序穿梭。经过数个剪裁、缝纫环节后,一件件校服、冲锋衣便出现在眼前……

“这是那曲第一个智能制造项目。”总经理叶万华介绍,长荣娜秀落户那曲短短4年间,不仅成为当地最大的制造企业,更持续增资,在冷链配送、酒店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2023年实现产值超亿元。

一二三产持续提质升级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激荡。

“神力时代广场来那曲了!”

红色的巨幅海报,通透的落地玻璃……今年9月,那曲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综合体将开门营业。

“除了商场,我们还会把浙江的专业市场模式复制到那曲虫草产业上。未来老百姓可以自己开设商铺,每年数亿元的虫草销售额,将更多地留在当地老百姓手中。”西藏神力集团董事长林秀丽说。

从温州到拉萨打拼35年,被援藏干部“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的她,第一次决定在那曲投资。

可这个气派的广场还是差点“泡了汤”——第一次接触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那曲合作方质疑合同年限,差点一拍两散。还是援藏干部们不断沟通协调,弥合了双方的理念之差。“这是一堂生动的营商环境课。”那曲干部竖起大拇指。

发展理念与营商环境的相互叠加,让古老的那曲散发青春气息——

在色尼区,浙江干部引入的大型旅游节会新思路,为格桑曲珍带来新灵感,不久后将举行的色尼旅游推介节会上,音乐节、“百名群众游色尼”等活动将掀起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热浪;在比如县,文旅局局长江永丁巴正在谋划萨普神山和唐蕃古道景区的串联打造,正是绍兴援藏干部胡国超带来的全域旅游理念,让曾经冷僻的景点迎来了成倍游客……

置身自然条件最恶劣的那曲,2023年,浙江在全国17个援藏省市中逆势拿到了“项目完成率”第三、“招商引资完成率”第二的好成绩。“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那曲已然听到回响。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

入藏第一天,把从浙江带来的水和土,撒在那曲的土地上,这是援藏干部的“仪式感”。自此,家乡和他乡,水土相融、血脉相连。

在海拔4700米的那曲市班戈县人民医院,当藏族同胞握住援藏医生的手,握住的是热切的希望。过去3年间,浙江首支“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培育新建专科、重塑制度,孕产妇、新生儿连续两年实现零死亡。

眼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即将在那曲市藏医院开设“云诊室”。千里之外,浙江专家可实时为当地百姓线上问诊。

“组团式”援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西藏所需医疗、教育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创新实施的援藏举措。

“希望时间慢些走,因为我还没把技术留下来。”这是浙江援藏医生共同的心声。格桑花谢了又开,一批批浙江省医疗援藏工作队员薪火相传,努力为当地培养一批“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在西藏考察时,他曾这样感慨。30年来,这种由浅到深,由眼前到长远的援藏战略,让分处祖国东西两端的浙江与那曲不可分离。

1995年,援藏干部姜军从那曲发出一封求助信,翻越千山,抵达西子湖畔。随后,225万元爱心善款涌向高原,催生4所希望小学。

被改变的不只是硬件,更是人生轨迹。近30年来,希望小学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又带着“爱和希望的种子”回报家乡。如今,那曲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2023年高考上线率达95.56%。

浙江的教育援藏,还是一场前后方的大联动。

入夏,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又有近200名藏族学生毕业。每当分别,总有学生一次次跳下大巴车,与老师紧紧相拥。

创建于1985年的绍兴西藏民族中学,是在内地创办的首批西藏班(校)之一。2004年5月25日,总投资3800万元的新校址落成,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来贺电。

2007年,来自那曲的坚赞旺托11岁,衣服鞋子都不会洗。是几十名亲人般的老师,教他学习,教他生活。如今,大学毕业的他回到母校任教。“我来自西藏,我是绍兴人。”他说,这是绍兴西藏民族中学的孩子们最常用的自我介绍。

欣喜和快慰,足以抵消援藏干部切身感受的高原之苦。

这些年,党中央从西藏异常艰苦的工作、生活出发,制定各项政策举措,解除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但即便能在保障完善的宿舍里生活,每个初到这里的援藏干部,对抗高原反应的努力依然堪称艰辛:头痛、呕吐、血氧浓度降到内地的抢救标准。他们的皮肤逐渐黢黑,高原红烙在脸上,许多人每天要靠安眠药才能睡上几小时。更令人担忧的变化则记录在医学影像中:肺动脉高压、心肌肥厚……有人甚至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雪域高原。

他们不想过多地谈论艰辛,但每个人都会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19个字: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到过那曲的人都知道,在这片高原永冻土上,很难种活一棵树。但对前赴后继的浙江援藏干部来说,他们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一棵树,顽强生长,期待为这片土地创造生根成林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