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宇 桑邓旺姆 见习记者 卓玛七林
去年12月15日,话剧《老西藏》在新落成的西藏大剧院开台首演,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今年3月26日,《老西藏》又成为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文艺演出启动剧目,拉开了2024年格桑花演出季文艺活动序幕,再次带动一波观剧热潮。
这部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的话剧,以藏族孤儿吴达瓦的第一视角,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进藏起,不同时期的水利、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条战线上长期建藏者奉献青春年华、贡献聪明才智、凝聚精神力量、书写无悔人生的故事。该剧情节跌宕起伏、表演精彩纷呈,是我区又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观众为演出拍手叫好时,也许并不知晓,《老西藏》的诞生经历了漫长时光。2019年冬天,当国家一级编剧、西藏话剧团创研室主任尼玛顿珠接下《老西藏》剧本任务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话剧的最终圆满杀青,竟要推迟到4年以后。
2020年藏历新年期间的一个深夜,窗外飘着雪花,屋内暖气很足,尼玛顿珠握着一杯茶,一会儿看看天花板,一会儿来回踱步,陷入沉思,“突然,几个年轻的身影‘走进’我的脑海,他们是李东生、叶梅岭、张燕、洛桑、刘英、吴达瓦、王进藏、黄爱莲、李媛媛……后来的日子里,我脑子里全是他们的形象。”谈及最初构思剧本的情景,尼玛顿珠回忆道。
尼玛顿珠介绍,剧本初版和二版都是很快完成的,但排演的时候,台词都做了很大改动,舞台呈现效果也不理想,导致剧本两次被否定;原本定于2023年国庆长假公演的计划也被推迟。期间,自治区文旅厅多次举行剧本修改提升专题会,围绕剧目主题、创作方向和思路、剧情结构、人物设计、故事情节等方面,征集到许多反馈意见。
于是,就有了三度创作的机缘。2023年8月,尼玛顿珠充分吸纳各方建议,对剧本展开了第3次修改。这次定稿后,他没有立即撤出,而是与新接手的导演穷达密切配合,两人经常是白天排剧本、晚上改台词,有时忙到凌晨,但不管工作到多晚,上午九点半,他们一定准时出现在排练室。
“每个导演的思路和风格都不太一样,台词和舞台呈现又需要进一步磨合,接手排剧的难度不亚于‘推倒重来’。”刚开始,穷达感到为难,怕搞砸了。那段时间,他不是向同行咨询请教,就是在不断查阅资料,为剧本的修改想出了不少好点子,比如剧中吴达瓦的角色,实际上是他一个朋友父亲的原型——一位9岁进藏的十八军战士。因此,穷达建议对该角色进行完善,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队共同努力下,《老西藏》汇报演出终获成功,并得到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人物设计上更加丰满、合情合理,演员选择上更贴近角色,与前两版相比有质的提升”。剧中王进藏的扮演者阿旺仁青告诉记者,原版中王进藏一角的年龄跨度是16—60岁,跳跃性太大;而新版将其年龄延伸至90多岁,身份的变化上做到了循序渐进,“总的来看,新版戏剧性更强,演起来也更自然”。
作为区内以严谨著称的名导演,穷达是听着“老西藏”的故事长大的,对他们的英雄事迹特别钦佩。他介绍,就内容而言,话剧《老西藏》的展望部分不多,更主要的是缅怀,目的就是要通过这部剧,让原本对这段历史陌生的人,加深对“老西藏”的了解,也希望在致敬一生践行老西藏精神的西藏建设者方面尽到宣传的微薄力量。
虽然剧本经历曲折,但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努力往好的方向发力,收获也着实不小。接受采访的几位艺术家坦言,新版本弥补了之前的各种缺陷,也吸收了很多好创意,做到了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创作过程的“一波三折”,还是审定环节的“迂回曲折”,每一位为《老西藏》的问世付出辛劳的人,都是在践行老西藏精神,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谨务实,只为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鲜活展现出来。正如西藏话剧团团长普布次仁所说,始终都要有“改”的精神,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致敬英雄,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