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陈伟斌 黄小星 本报记者 万靖
编者按:
纸短情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信件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它们不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时代的印记和情感的纽带。
1995年,浙江第一批援藏干部姜军的求助信如同石投湖面,激发起杭州人民涌向高原的爱心,最终促成了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建立。
2024年,达扎旺堆作为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第一批学生,给当年那群“可爱的叔叔”写了一封信,传递高原儿女对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深深感恩。
从一封信、两地情筑起的那曲杭州希望小学,到现在与区外学校别无二致的香茂乡小学,正是30年间全国援藏工作和西藏变迁的一个缩影。
今日,本报携手《浙江日报》推出《跨越三十年的两封高原来信》联动报道,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两封信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在“世界屋脊的屋脊”、面积相当于三个浙江省的那曲,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牧野苍茫,云层山脉并肩,牦牛群散落如星点,高高隆起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下,京藏高速和青藏铁路线交错穿越羌塘草原——时光如飞掠的车辆般迅疾,道路旁海拔4700多米、设施完备的香茂乡小学,有一段独特的DNA深嵌在主楼墙体中:刻着“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石碑。
29年前,一封来自援藏干部的求助信从那曲发出,翻越千山抵达3800多公里外的西子湖畔,随之涌向高原的爱心,让那里的孩子背上书包、改变命运;
近30年来,很多曾在这块石碑前畅快欢笑的孩子,带着“爱和希望的种子”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2024年春天,曾是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第一批学生之一的达扎旺堆,写下一封信,向那群“可爱的叔叔”致意。
自1994年对口援藏大幕正式拉开以来,至2022年,全国先后有10批共11900名援藏干部人才奋战在高原各地。他们,都在用心、用情、用行动,向时代作答。
高原来信
拍照时,我就站在第一排正中间。那天的情景,让我和30多位同学终生难忘:从此我们有新校舍了,再也不用忍受刺骨的寒风了。
——摘自达扎旺堆的信
今年4月,全国首批援藏干部、当年任那曲县常务副县长的姜军结束对西藏的回访,摇下车窗,再次挥手告别这片土地。人群中,达扎旺堆突然上前,握住姜军的手,将额头轻轻抵在他的手背。
这个至高的行礼,是尊敬,是送别,是祝福;是跨越30年被两封书信串起的记忆,在这一天,被重启,被表达,被延续。
在38岁的达扎旺堆记忆里,童年有两个镶着金边的日子:一是五年级的六一儿童节,父母特意从牧区来看他,为他带来一身蓝白相间的新衣服;另一个,斑驳相纸定格1996年9月初的一天,在学校旁路边疯玩时,他和同学们突然被格桑老师召回,因为一群“可爱的叔叔”马上要到来,“还要拍照片!”
为了人生第一张照片,孩子们很快散去,换上最像样的衣服,抹净脸和头发。他们聚到一块镌刻着“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石碑后,挥舞双手,畅意欢笑。
如今,已从事教育工作19年的达扎旺堆,是那曲市第五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今年3月底,当他在给孩子们准备一堂主旨为“爱”的主题演讲时,思索许久,孩时那个节日般的日子闪现眼前。
“心中有太多感激的话想说出来。”写完课件,达扎旺堆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给当年那群“可爱的叔叔”写一封信:
“起初,学校没有围墙,屋顶漏雨漏雪,教室窗户几乎没有玻璃,上课时冻得直哆嗦。因家庭经济困难,同学们身上穿的都比较单薄。搬进窗明几净的新校舍后,同学们都特别开心。”
他想告诉当年的叔叔,后来,学校的围墙砌得更好了,校舍更漂亮了;以学校为起点,他们的人生与家庭命运,都被改变。
这一切,源自30年前的一粒“种子”。
1994年7月,西藏百万农奴解放35周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方针和“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模式。对口援藏大幕正式拉开。
次年5月20日,浙江第一批45名援藏干部,胸前别着大红花,从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大华饭店启程挺进那曲。
那天的雨水如西湖边的柳枝般绵延。很多素不相识的市民走上街头,耳边漾起的啜泣漫过雨落枝叶的滴答,送别与被送别的人都红了眼眶。
之后,当“520”演变成表达爱意的日子,很多当年的援藏干部觉得,这个小小的巧合,照应着所有人对雪域高原最朴实的情意。
为了那块丰碑
我们期待着在世界屋脊上矗立起一座丰碑!——摘自姜军的信
一百多年前,现代探险家出现在那曲,向着彩云消散的远方,沿着“只有野牦牛、野驴和羚羊踏出来的路”艰难跋涉。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在今天,不消一眨眼,光纤通信就将达扎旺堆的心意传达。但30年前,就像高原上迟迟不来的春天,寄出一封信,并不意味着会有回音。
1995年8月10日,在那曲县委住宿楼昏黄的烛光下,姜军写下一封特殊的“家书”,给素昧平生的时任《杭州日报》总编舒士越。
那段日子,下乡的车轮轧过茫茫草原又扎进河水,一些数字深深地刻在姜军脑子里:那曲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2.5%,中青年文盲率高达75%;平均每1500平方公里内只有一所小学,读完三年级又有72%的孩子失学,重复父辈挥鞭牧羊的命运。
对这个初为人父的28岁年轻人来说,无数个时刻,他只能在想象中抱上一抱血脉相连的新生命,但眼下,有一种对更多孩子的责任充盈心胸。于是,他向“大后方”求援:“每个杭州人少吃一根棒冰,少抽一支烟,省下的钱可以建三四所希望小学……”
十余日后,姜军被一封加急电报惊醒,简短几行字传递了喜讯。
那年8月25日,姜军的信在《杭州日报》头版刊登,很快传遍整座杭城。几个月前深烙在人们心中的那场送别被唤醒,支援西藏的张力骤然迸发——每天都有大量怀揣现金的人涌进捐款点:一位在菜市场卖荷叶的小本生意人送来了3000元钱;一位不留名的妇女将丈夫去世的抚恤金塞进捐款箱;7岁小姑娘喻恺宁给姜军写信:“从今天qǐ(起)10天不吃棒冰,省下10元钱,为xi zàng(西藏)杭州希望小学买10块砖。”……
一个星期内,56000多位市民、120多家企业捐助了225万元。
1996年下半年,4所希望小学相继在那曲落成,其中一所将“杭州”刻进校名。每所学校都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牧民兴高采烈,他们为孩子献上哈达,牵来家中的高头大马,把孩子送入学校。
当下,那曲适龄儿童入学率早已是100%,2023年高考上线率达95.56%。
从一封信、两地情筑起的那曲杭州希望小学,到现在与区外学校别无二致的香茂乡小学,正是30年间全国援藏工作和西藏变迁的一个缩影。
欣喜和快慰,足以抵消援藏干部切身感受的藏区之苦。回溯上世纪90年代,援藏干部在宿舍里烧牦牛粪取暖,年轻的肠胃吞下这里“极硬”的水、耐储存的土豆和白菜,下乡去渺无人烟的牧区,有时要在车里过夜,气温降到零下十多摄氏度,他们靠着车窗捂着被服直哆嗦。
这些年,党中央从西藏异常艰苦的工作、生活出发,制定各项政策举措,解除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即便能在保障完善的宿舍里生活,但每个初到这里的援藏干部,对抗高原反应的努力依然堪称艰辛:头痛、呕吐、血氧浓度降到区外的抢救标准。他们的皮肤逐渐黢黑,高原红烙在脸上。更令人担忧的变化则记录在医学影像中:肺动脉高压、心肌肥厚……许多浙江的援藏干部,每天要靠安眠药才能睡上几小时。有人甚至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他们不想过多地谈论艰辛,但每个人,都会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19个字: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种子
30年来,是你们的爱,为我们种下了“希望和爱的种子”。让我们牧区的小孩,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会把这份爱和温暖传递下去。
——摘自达扎旺堆的信
见字如面,信件传达思念与期盼;纸短情长,写信与回信的人,以光阴和人生作答。
就像牦牛群日暮时分总会记得家的方向,大学毕业,达扎旺堆没有留在外面的世界。像他一样重返家乡的同学是大多数。还有人回到曾就读的香茂乡小学任教,每天在那块“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石碑旁,与又一届眼神晶亮、笑容纯真的孩子相伴。
2018年,达扎旺堆在那曲古露镇小学担任校长。他注意到一个叫罗布坚才的孩子,总把残缺的左手藏在裤兜,瑟缩着瘦小的身体。
“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达扎旺堆想,对这样的孩子,更该付出无私的爱。他带孩子们去拉萨,去游乐场、科技馆,看外面的世界;他鼓励罗布融入集体,即使大扫除,也安排他做一些摆桌椅板凳的活。
一学期后,达扎旺堆检查兴趣班,被一个唱得最好、声音最大的孩子吸引。一看,正是罗布,他用有缺陷的左手,使劲敲响非洲鼓。达扎旺堆禁不住热泪盈眶。
他将罗布的进步,归结为“爱的力量”。写信时,回望来时路,达扎旺堆恍然发现,自己的成长也正是被“爱”鼓舞:记忆里那间窗明几净的希望小学校舍,长久滋养着人生,这是他幸福感的来源,也让他甘愿把爱回馈“原点”。
希望与爱的种子,在当下有了更多具象:
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让病痛远离高原上的人们,也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耕耘;
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项目,每年都会派名师前往西藏,一笔一画交融汉藏文化;
不断有援藏干部人才主动递交续援申请,为这里实现更多可能,是他们未竟的心愿;
越来越多的年轻“援二代”,沿着父辈走过的路,来到这里并扎下了根……
“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会见援藏干部人才代表时强调。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福建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也一直关心西藏建设,高度重视援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朝,漫步在拉萨的北京中路,那曲的浙江中路、辽宁中路,日喀则的山东中路……每个路名,都汇聚了全国援藏的力量。30年间,援藏人前后接续,为西藏带去了另一种“高原反应”——2019年底,西藏摆脱被束缚了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对口援藏政策也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帮扶,“十三五”期间17个省市规划安排援藏项目达1260个,完成总投资200亿元……
广阔的“世界屋脊”上,当藏族同胞遇上援藏干部人才,总会互相热情招呼,“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标语随处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在心。
29年前,当杭州的爱涌向高原,《西藏日报》曾用一篇头版头条文章《来自大后方的回响》千里呼应:援藏干部是一粒种子,大后方则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西藏只有在祖国大家庭中才能繁荣兴旺,祖国永远是西藏的坚强后盾”。
眼下,高原绿意已来:那曲曾是中国唯一没有树木绿化的城市,如今一些道路旁已有云杉生长,有的还结出扎实饱满的果实,偶有西藏雪雀筑巢枝间。
30年来,全国各地的援藏干部人才抵达遥远的雪域高原时,往往会从家乡带来一瓶水、一捧泥。当水和泥融进新的土地,他们坚信,泥土与心意总能相融,种子会破土萌发。春天如同回信,终将在眼前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