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子彦
路过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聂日雄乡,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外墙格外吸睛——一幅幅具有西藏民族特色、弘扬文明新风的手绘墙画,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展示了桑珠孜区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桑珠孜区发扬“四敢”精神,持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聚焦党建引领、巩固衔接、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桑珠孜区坚持在强基固本、锻造队伍、治理效能上下功夫, 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
举行“擂台比武”,围绕“比组织看堡垒、比稳定看治理、比经济看发展、比人才看后劲、比文明看乡风”,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展成果、谈经验,努力打造一支结构更优、能力更强、作风更实的村级“领头雁”队伍。
突出人才培养,优化调整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培养后备干部,选派基层干部参加中专学历提升班,或赴青岛、遵义、延安、湖州等地学习交流,开阔视野眼界,提振干事创业热情。
优化基层治理,积极推进“党建+治理”书记项目,优化调整基层网格网络,实现隐患在网格中排查、矛盾在网格中化解、服务在网格中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桑珠孜区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将监测线范围从6500元提高到7000元。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加快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积极对接项目主管部门和用工单位,就近就便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坚决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桑珠孜区立足资源禀赋、地域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致富项目、户有增收门路”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青稞、牦牛、藏羊等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引进总投资3.5亿元的50MW光伏保供项目,推动32个国家投资产业项目全部签订利益联结协议,有力带动群众就近就便务工就业。
同时,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人畜分离和厕所改造,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幸福家园。特别是在曲美乡桑珠普村,通过成立乡贤理事会,推行“道德银行”,实行积分制管理,积极打造农牧民新风貌典型样板,为当地其他村(居)建设美丽宜居家园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