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5月10日

堆龙德庆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如春雨 润物细无声

     本报记者 卢文静

今年以来,堆龙德庆区坚持选好人、练好功、发好力,全面加强基层宣讲队伍建设,突出“分众化、互动化、差异化、规范化”特点,推动资源向宣讲上聚、力量往宣讲上使,构建基层理论宣讲新格局,切实提升基层宣讲工作实效。

突出“分众化”,力求精准滴灌

今年以来,堆龙德庆区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干部实践经验优势,结合“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深入包联村(社区)和寺庙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意识”等各类宣讲。其中,堆龙德庆区县级领导示范带头开展宣讲40余场次,受众2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堆龙德庆区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理论优势,邀请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赵君,自治区宣讲团成员、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一级巡视员金美多吉等专家开展政策理论解读;发挥基层农牧民宣讲员贴近群众的优势,引导基层农牧民宣讲员积极深入田间地头、甜茶馆等,用“百姓名嘴”的方式生动讲百姓故事,实现宣讲主体分众化,截至目前已宣讲60余场次,受众1500余人次。

针对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寺庙僧尼等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堆龙德庆区邀请拉萨市委党校、民族与宗教教研室主任尼玛旦增向机关干部围绕民族团结与反分裂内容方面作专题宣讲;邀请“三老人员”扎巴旺旦围绕新旧西藏对比暨反分裂斗争教育向社区居民作专题宣讲;邀请拉萨市委党校高级教师廖承英向学校师生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邀请西藏欧珠律师事务所欧珠律师向企业员工作法律知识专题宣讲,做到精准滴灌,实现宣讲对象分众化。

突出“互动化”,扩大参与面

近年来,堆龙德庆区积极引导德庆、平措卓嘎、其加、洛桑拉巴等金牌宣讲员打破传统一人讲多人听的“满堂灌输式”宣讲模式,积极拓展“主客体互动”新渠道,以客问主答、主问客答等交互式聊天、互动问答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心意,赢得群众信任。

同时,堆龙德庆区不断创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模式,线下通过“板凳宣讲会”“黄金时间一刻钟宣讲会”“甜茶馆微宣讲”等形式,面对面把理论讲透、心贴心把政策说清;线上通过邀请其加、德庆、洛桑拉巴、平措卓嘎、扎巴旺旦、杰阿等金牌宣讲员策划制作微宣讲专栏,发布短视频30期,播放量达800万+,有效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提升了传播效果。其中,堆龙德庆区策划制作的《一磅甜茶品味幸福生活》荣获2023年度全区“优秀宣讲视频”。

此外,堆龙德庆区还坚持在“差异化”上谋新路子,根据基层农牧民宣讲员在宣讲领域的专长优势,培育构建“一人一领域、一人一特色”的差异化宣讲新格局,用力写好“让群众听”的篇章。目前,堆龙德庆区已经培养推出“树立农牧民新风貌”金牌宣讲员其加,“新旧西藏对比”金牌宣讲员扎巴旺旦,“易地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金牌宣讲员杰阿,“妇女权益维护”金牌宣讲员平措卓嘎,“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金牌宣讲员米玛次仁,“南北山绿化”金牌宣讲员仁增等10余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宣讲名嘴”。其中,不少宣讲员多次受邀到当雄县、曲水县、尼木县等开展宣讲。

突出“规范化”,提升满意度

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凝聚民心民意、回应基层群众关切的重要方式,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新时代理论宣讲对宣讲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注重内外结合,建强宣讲队伍。

为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守正创新的宣讲队伍,堆龙德庆区按照层层严格把关、确保优中选优的原则,完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年度宣讲员考核机制,由村(社区)、镇(街道)结合宣讲员日常表现提出评定建议,报文明办审定,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堆龙德庆区建立金牌宣讲员评比、宣讲骨干培养选拔、约束激励机制,结合考核结果,以补助和奖励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宣讲主体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农牧民宣讲员的积极性、主动性。2023年,堆龙德庆区共兑现奖励资金14万余元。

与此同时,健全宣讲保障机制,向基层农牧民宣讲员配发价值6万余元的统一服装、保温杯、帽子、扩音器等宣讲装备,配发117本有记录、撰写心得体会等功能的宣讲手册,做到基层农牧民宣讲员人手一册。此外,堆龙德庆区还组织辖区基层农牧民宣讲员赴日喀则市、林芝市参观学习,增强了宣讲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让宣讲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