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文
走近墨脱县地东村的鱼塘,不时有鱼儿浮出水面,在水面留下道道波纹。看着鱼塘里活蹦乱跳的鱼儿,乃登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的鱼苗长势非常好。
乃登,男,门巴族,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人,2017年至今任地东村村委会主任。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地东村农民成长为西藏自治区第六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乃登的故事也见证了地东村的蝶变。
“只有找到符合地东村实际的致富之路,老百姓才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是乃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以前,地东村产业优势不明显,村集体经济效益微薄,群众的日子也并不富裕。乃登通过调研发现墨脱县渔业养殖非常有前景,全县只有个别村有鱼塘、且规模都不大,不能满足市场对鱼类产品的需求。而地东村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温度,也有鱼类养殖的成功经验,因此,乃登决定发展渔业养殖,争取探索出一条符合地东村实际的致富之路,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乃登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多次向墨脱县和背崩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由县农业农村局解决了6亩鱼塘的建设和后期有关配套资金。2022年7月,地东村的鱼塘迎来了第一批鱼苗,全村群众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现在,鱼塘每年给村集体带来经济效益20余万元。随着收入不断增加,我们也计划扩大规模,争取实现更多收益。”乃登自信地说。
通公路之后,墨脱成了很多游客的打卡胜地,乃登也从中看到了旅游带来的巨大商机。为此,乃登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研究,争取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发动村民集资修建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酒店,并与前期修建的农家乐一起对外出租,每年增收50余万元。
同时,乃登抓住国家重点项目开发的有利契机,积极与施工企业对接,加大地东村劳务输出力度,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2023年,仅此一项让全村就实现增收600余万元。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富口袋”实现了,“富脑袋”也不能落下。乃登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把宣传党的政策贯穿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政治思想建设始终,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堡垒。充分运用“红色夜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丰富“三会一课”的题材与内容,加强村干部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领悟力,自觉接受村民监督,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我们乃登主任,平时在入户的时候除了询问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会给我们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组织我们老百姓开展厨师、工程机械、护林员、茶叶种植等各类培训,为我们地东村后续产业发展储备了人才、提供了技术。”村民白玛罗布说。
除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村里的事情无论大小,乃登都记在心里,第一时间处理。
“地东村地处沿河山谷,雨季时降水量大,导致山顶茶场道路山体滑坡严重。为排除安全隐患,乃登定期带领村干部、党员等前往山体滑坡点架设挡墙,及时排除滑坡处的道路通行安全隐患。在降雨导致部分村民饮水管道损坏后,他主动冒雨开展抢修,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地东村第一书记冯光勇告诉记者。
在乃登的带动下,地东村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9年9月,地东村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2年7月,被评选为“全区基层党建示范点”;2023年4月,被评选为“全区固边兴边富民基层党组织示范点”。2023年,地东村经济总收入达1472.7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7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3%。
如今的地东村,踏着时代的春风蓬勃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提高,乃登也将继续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努力奋斗,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