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4月29日

文化自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王惠 雷道海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从古至今,中华文明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优美动人的文学艺术、精湛工艺技术等为世人所推崇。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自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尚未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认知世界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显得尤为关键。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培养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将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趋势。通过在思政教育中注入文化自信的元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更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这样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指导价值,更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

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受到诸多影响,这也使得高校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责任更为重大。为此,加强思政教育成为当务之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内心,不断影响着其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发展,是推动文化自信建设的关键之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传承的延续。文化自信既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种自信不仅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并将其传承发扬,向世界展现其魅力,同时也需要客观审视并汲取其精华,将其融入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指引和鼓舞,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培育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队伍扮演着关键角色。为全面提升教师文化素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合理布局师资结构,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夯实他们的理论教学功底。同时,教师应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和文化自信培育相关的研修实践活动,利用研究中心、文化基地、文创空间等平台资源,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学生真实问题,提升文化育人效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文化素养,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实践路径。

以思政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播与思想渗透。在融合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内容的主体。这并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通过筛选、过滤、抵制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提炼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精华。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教育内容的真正价值。唯有与自身文化相契合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广泛、最深刻的文化认同,增强价值观自信,维护国家的精神独立性。这样的做法将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刻的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推动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融合至关重要。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这一融合过程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与学习机会。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例如,针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古典服饰,学校可以开展传统古典服饰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怀。同时,举办书画讲座及古典诗词诵读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自信。通过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情感寄托,进而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丰富补充,也是推动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探索文化自信融入路径不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有益尝试。我们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前行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我们坚信,这种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