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文慧 王香香
在拉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记者从拉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1568辆。这一激增的数据,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困扰市民和影响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市民反映车位难求
在拉萨市的中心城区,如北京中路、林廓北路等繁华地段,每到出行高峰时段,停车场一位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市民驾车外出办事或购物,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停车位。
近日,记者在拉萨市区实地走访时发现,在一些热门商圈和医院附近,停车的紧张程度尤为突出,车辆常常在路边排长队等待停车,造成道路拥堵。
陪妻子到西藏阜康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就医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看病的人比较多,医院内部的停车位有限,只能让妻子先去看病,我开着车排队进停车场。”
在八廓街等旅游景点周边,游客车辆大量增加,停车难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除了中心城区,一些老旧小区的停车状况也不容乐观。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这些小区在规划时对停车位的预留不足,随着居民私家车数量增加,停车空间愈发紧张。小区内道路两旁停满了车辆,有的甚至占用了消防通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车位供需存在落差
拉萨市城市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拉萨市的停车泊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车辆的停车需求。全市公共停车场所约228处,地上停车泊位32444个,地下停车泊位10277个,与561568辆的实际车辆数相比,差距巨大。这种供需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导致停车难的根本原因。
部分停车场分布不均,在一些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停车需求旺盛的区域,停车场数量不足;而在一些偏远或人流量较少的区域,停车场却存在闲置现象。这种不合理的布局,进一步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目前,拉萨市的停车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停车场设施陈旧,信息化程度低,无法为车主提供准确的车位信息。同时,部分车主停车意识淡薄,乱停乱放现象时有发生,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拉萨市积极探索多种解决办法。一方面,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发力,增加公共停车场供给。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拉萨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城关区城管局围绕主城区各主次干道和停车需求大的区域(路段),对主城区可增设停车场的闲置用地、路段等停车资源进行了实地摸底排查,提出拟增加停车场的建议。
其中,国有资产空地可建设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共排查出6处点位,可新增停车泊位约435个,同时以上6处点位可建设立体停车场,停车泊位将成倍增加;主城区闲置土地可建设停车场,目前共排查出20处,可新增停车泊位约2146个;市政道路(公园)人行道可设置停车泊位,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共排查出8条道路(公园)人行道可设置停车泊位,可新增停车泊位约335个,其中,纪念碑体彩公园配套停车场,现有停车泊位数93个也可拟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拉萨市在开放和共享公共资源方面积极探索。2024年5月,拉萨市城管局、拉萨市文明办联合发出倡议,引导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市民、游客停车难如厕难问题。这一倡议得到了众多单位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8家单位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共计开放停车位2590个。这些单位的停车场在开放时间、管理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有的单位限时开放,有的则是24小时开放。例如,拉萨高新区管委会实行周一到周日24小时全天免费停车政策。
此外,拉萨市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想办法缓解停车难问题。
拉萨市民对改善停车难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希望政府能够采取相关措施,增加停车位供给,特别是在一些停车需求集中的区域;加强对停车场的管理,推广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规范停车意识。此外,还希望能够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
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各方的积极配合下,拉萨市的停车难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城市交通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让市民的出行更加顺畅、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