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5年03月28日

奶茶中喝出塑料袋 食品安全不应止于致歉

胡宗昊

近日,有消费者发帖称,在上海某茉莉奶白门店购买的奶茶中发现完整透明塑料袋。23日晚,茉莉奶白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表示此次问题源于门店在操作流程中的疏忽,导致异物未能被及时发现。目前,涉事门店已闭店整改。该网友也在其评论区回应,收到1000元赔偿。事件折射出部分茶饮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对品控管理的失守,值得全行业警醒。

从消费者发布的视频可见,奶茶杯内的塑料袋体积约占饮品容量五分之二,表面清晰印有品牌产品标签。这一明显异物竟能通过备料、制作、封装等多道工序进入销售环节,暴露出涉事门店操作规范形同虚设。

尤其值得追问的是,如此大体积异物,究竟如何在生产流程中“隐身”的?品牌方将问题归结于“门店在操作流程中的疏忽”,未说明具体环节漏洞,这般模糊的交代,难以平息公众疑虑。网友提出的“是否存在个别店员恶意投放”等虽无实证,但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内部管理的信任危机。

根据官网显示,茉莉奶白的产品定位为东方追香新茶饮连锁品牌。2021年,其首家门店落地,创立至今,全国门店已超900家,可见茉莉奶白的扩张速度之快。其官网标榜“为顾客提供原料有保障的茶饮”“茶底上新最快”,恰恰与此次食品安全事故形成刺眼对比。

新茶饮行业使用大量预包装原料、半成品,本就存在异物混入风险,更需建立高于行业标准的管控体系。建议监管部门对高频投诉品牌开展检查,督促企业将“明厨亮灶”“阳光厨房”等制度落到实处。对于企业而言,与其在声明中堆砌“高度重视”“深刻反省”等套话,不如将生产流程监控视频、员工培训记录等关键信息透明化,同时做好员工的食品安全教育与监管工作,用实际行动重建消费者信心。

企业的快速扩张,离不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与信任,但不能一味追求快,而只把食品安全挂于嘴上。企业应该明白,守牢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立身之本,想要跑得快,先要跑得稳。杯中的惊喜应该是令人安心的饮品口味,而不是令人作呕的塑料袋。(来源:浙江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