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兰兰 本报记者 谢筱纯 王珊
“现在的科技太厉害了!前段时间搞装修,卸载沙土的时候起了很大的灰尘,没一会儿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了解情况,说可能发生火灾了……原来是监控系统拍到大量烟雾,自动报警发给工作人员了。虽然是个乌龙,但是我现在住在这儿很安心,科技强大,工作人员行动快,给社区点赞!”工布民俗街住户嘎某笑着说道。
工布民俗街始建于2004年,是原林芝县小康建设重点项目,有商铺509户,1520余人。近几年,由于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人员杂、环境差、监控破旧、消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不满意,生活方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10月28日,林芝市委书记敖刘全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创新网格化治理,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联户+楼栋党员户’链条,建立‘网格+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深化‘网格+N’模式,推动治理向网格集中、服务向网格集聚、问题在网格解决”。
白玛岗街道对标对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完善“政策支持、居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政企联动”模式,数字化赋能“网格”服务居民微信群工作,“迭代升级”搭建“民有所呼、数有所应”的新场景,打造林芝市主城区首个智慧化小区。
党建引领智慧化网格化治理新体系,让小区“融圈”。白玛岗街道搭建街道党工委“驾驶舱”,即建立“一前端+一后台”工作体系——一个综合治理监管平台、一个微信小程序后台,依托大数据、AI分析等技术应用对综合治理智能监控平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融合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功能,为“驾驶舱”任务监控、辅助决策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实时监控—事后快速处理”的调度协同工作模式,实现网格化管理、实时监控、Al监控、重点人员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于一身,实时掌握网格员在线情况和工作动态轨迹,对监控范围内各类不良行为与突发问题的24小时自动识别与“一站式”响应处置,第一时间“选兵点将”,做到突发状况“及时应急、战时应战”。
创新党员服务管理新模式。打造智慧党建应用模块,把党组织概况、党员信息、工作动态、监督考核等党组织业务搬上应用板块,“精准画像”,支持党建工作在线呈现、在线管理、在线考核,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党员之间“即时、微距”接触。如党支部未开展主题党日,平台将会进行预警,自动发送提醒信息给党支部书记或者网格管理员。平台的预警监督变事后问责为事前提醒,化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让党员群众享受党务业务服务“不打烊”、了解党情“不出小区”,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智慧化。
数字赋能网格化治理新平台,让智慧“入圈”。白玛岗街道推动综合治理智能监控平台提档升级。投用可视化应用程序及设备,首批部署63个摄像头,20个音柱,集成高位监控传感器与室外音柱传声筒,让小区有了“眼睛、耳朵、嘴巴”,实现事互通、物互联。利用大数据、Al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初步实现对小区内的人员管理、进出车辆、火情识别、垃圾治理、车辆违停等多场景事件实时监测预警。如,平台监控智能监测到“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异常行为,便可通过智能监控平台操控音柱进行喊话提醒,同时捕捉画面、拍照取证,锁定责任人。
综合治理智能监控平台提档升级还能反哺网格员日常工作。按照“一对多”或“多对一”的要求,纵向贯穿街道、社区、双联户、社区民警、派出所所长、警务站站长、“两企三新”党支部成员、“双报到”单位成员、街道大工委委员、社区大党委委员、“两代表一委员”11支力量,突破传统服务管理模式,建设社区概括、网格化管理、重点人员管理等专题数据库,集成工单指派、数据集成、业务统计等一体化分析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形成有效数据流转平台终端,为网格化工作提供智能便捷办公资源,有效缓解了网格员少、小区运行“数据壁垒”的问题,让网格员从“脚尖烦恼”转化为“指尖通达”。其中,在网格化管理应用模块以图像直观展示网格员的身份、姓名等基本情况,实现队伍人事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精准化和规范化。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白玛岗街道将立足区位优势,乘势而上,加“数”前行,持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数字化新路径,用信息化手段织牢民生“服务网”,织密基层“治理网”,让居民生活有智更有质,切切实实体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基层服务与治理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