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11月29日

色尼区公安局在便民警务站试点打造“阳光调解室”——

守住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

■本报记者 彭琦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延伸基层调解触角,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以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结合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发生现状,突出主动排查、提前干预、就地化解,在浙滨路市委便民警务站试点打造了“阳光调解室”。该调解室自2023年6月正式投用以来,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实实在在的化解成效守住了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调解室由便民警务站民辅警、居委会工作人员、联户长、网格员等担任调解员。为方便辖区群众更加便捷地表达诉求,调解室将工作重心放在就地化解上,将日常的走访入户、联合排查、重在化解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将各类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在具体工作中,调解室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依托网格化管理,联合基层党组织、司法行政部门等分片包干,从居民户到沿街店铺再到施工工地,主动靠前、深入实地开展各类纠纷排查,增强化解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排查一起,化解一起,宣教一群,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调解室运行以来,已排查矛盾纠纷88起,成功化解86起,化解率达到97.7%。其中,化解劳资类纠纷21起,帮助务工人员追回欠薪90.6万余元。

如今,“阳光调解室”已成为闻名城乡的温馨调解室,群众遇到困难问题时都愿意到“阳光调解室”咨询、求助。

“感谢警察同志帮我们要回工钱,那可是我们挣的血汗钱啊!22.66万元,一分不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2024年7月3日,扎某等21名民工到调解室求助称:“我们在辖区某工地打工,迟迟未能拿到22.66万元工钱。每次上门讨薪,老板都以各种理由搪塞,特地前来寻求帮助。”了解一行人来意后,调解室耐心安抚扎某等人的情绪,认真细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即便派出工作人员前往该工地,面对面向项目负责人核实情况。

了解一切情况后,调解室把民工代表、项目负责人请到了调解室内做进一步调解,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的陈述,并站在双方角度分析利害关系,讲深讲透法律法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经过近4个小时的调解,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支付工人的工资。

7月23日,向民工回访得知,扎某等21名民工的工资总计226677元已全部结清。事后,扎某在电话中代表全体民工向调解室工作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阳光调解室”的打造运行是色尼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每一起纠纷成功化解都彰显出公安机关对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不懈追求。

2024年9月28日,调解室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辖区一项目指挥部门口聚集了不少人。经了解,曹某等4人在该项目中负责消防通道维修及设施安装工作,双方约定待工程结束后一次性支付劳务费。但是,施工结束后,该项目负责人却以各种理由拖欠曹某等4人的劳务费达16万元。迫于无奈,当日曹某等4人相约来到项目指挥部讨薪。了解情况后,负责调解的民警将该项目负责人及曹某等4名工人请到调解室,通过讲法律、摆事实,积极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经过数小时的耐心劝导,双方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并按照民警提供的化解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9月30日,曹某等4人顺利拿到16万元劳务费。拿到工钱后的第一时间,曹某等人前来向全体民辅警表示感谢,纷纷竖起大拇指,对民辅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由衷感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阳光调解室’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持续挖掘亮点、固化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办好办实,全力打造更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色尼样板。”调解室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