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6月28日

“食”刻把关,守护“舌尖安全”

—昌都市积极开展餐饮行业环境整治工作

         ■本报记者 周婷婷

前不久,昌都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三批餐饮服务单位“红黑榜”,其中,巴蜀川西印象火锅因“食品安全信息公示齐全,食品原材料采购验收台账建立比较规范,厨具消毒、存储规范”位列红榜,而昌都市卡若区水浒耗儿鱼茶马广场店因“餐厨垃圾桶设置不符合要求、操作间工作人员未佩戴口罩、食品原材料存放不符合要求、餐具消毒柜未正常使用”进入黑榜名单。

“红黑榜”名单一出,立即受到各方关注,当地各媒体和市民纷纷转发。不少网民还在“红黑榜”下留言,表达了对“红黑榜”的支持和希冀。有的人表示,“看着店堂挺干净,没想到厨房这样一塌糊涂。”还有人表示,“黑榜”餐饮店自己暂时不想再光顾。

为进一步净化食品安全环境,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今年以来,昌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进行餐饮服务单位“红黑榜”曝光,详细公布相关店家的名称、地址、餐饮卫生状况等信息,孰好孰差一目了然。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餐饮店责令限期整改、实施重点监管,该做法也赢得群众称赞。

不仅是昌都城区,为切实提升辖区餐饮服务单位质量安全水平,督促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更好地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大力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县也持续对餐饮店的店内卫生环境、物品摆放是否规范、餐厨垃圾是否及时清理等方面开展随机检查,及时对检查情况进行公布。

据昌都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经营科科长杨军介绍,“今年以来,昌都市区已经公布3次‘红黑榜’,加上各县共公布了25期。‘红黑榜’只有定期发布、长期坚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

公布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红黑榜”只是昌都市保障餐饮行业健康发展,让群众吃得便利、吃得放心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昌都市不断加大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昌都市市场监管局提前制定“四大考试”期间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结合全国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四大考试期间,共排查安全隐患38条,整改完成38条,开展食品快速检测376批次,结果均为阴性。

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监控,昌都市市场监管局对考点学校食堂后厨进行线上实时监管。创新运用“你点我检”形式,聚焦学校师生、家长关注的食材或食品安全问题等,提前安排快检室、驻点保障人员对学校食堂食材以及使用的餐具分别开展农兽药残留、餐具清洁度等项目快速检测,严把食品安全“入口关”,守护广大考生“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也检查了美团等外卖商户,并对一些商户进行约谈,初步与外卖平台达成共同规范外卖餐饮市场秩序的协议。”杨军表示,下一步, 昌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紧扣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坚持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为抓手,加大餐饮行业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让餐饮市场健康有序,筑牢消费者舌尖安全防护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