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6月11日

■本报记者 裴聪

助力绘就群众美好生活画卷

—拉萨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责小记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关于探索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以来,拉萨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依法“能动、全面、协调、充分”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责,助力绘就群众美好生活画卷。

加大办案力度,突出办案质效

2023年以来,拉萨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始终坚持保护好冰川、江河湖泊、森林草原及自然保护区等,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好“河湖长(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落实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亚洲水塔”专项活动。共摸排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线索401件,立案272件,磋商结案39件,发出检察建议46件。

加强湿地保护。拉萨检察机关以湿地保护为重点,积极摸排涉湿地保护案件,共摸排案件线索3件,通过监督封堵排污口1处,解决污水外溢问题1处。加强河、江、湖、水库等生态环境保护。以拉萨河为主、以各支流为重点,对河道固体废物污染、占用河道等问题进行监督,共摸排涉及拉萨河及其支流河道固废污染、侵占河道、河道排污等案件线索48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清理河道垃圾47吨,清理河道60余公里、水域面积40余亩,拆除河道旱厕1处,封堵河道排污口3处,清理砂石场余料3处。加强水源地保护。共摸排涉水源地线索3件,通过监督,规范围栏7处,修复公示牌4处。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共摸排地下水资源线索2件,通过监督,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责令整改并作出行政处罚。

此外,加强涉野生动物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向法院提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判决赔付修复生态费用72913.5元,承担义务护林公益劳动87个月。

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互动机制

近年来,拉萨检察机关加强与各单位协作配合,建立良好协作配合机制。与拉萨市生态环境局沟通协调,会签《拉萨市人民检察院拉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围绕拉萨河流域生态环境,与那曲市人民检察院签订《拉萨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机制》。

据了解,依托上述机制,完成线索移送10余件,建立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完成辅助办案10余件,参与磋商、研讨5次。完成拉萨市“河湖长(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助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受理涉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线索313件,立案207件,取得良好成效。

同时,严格落实人民群众参与制度,在办案过程中积极邀请涉案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和人民群众参与案件各环节,通过人民群众参与、协助、见证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使公平正义在人民群众心中可见可感。

针对突出问题,加大宣传力度

为解决检察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成效跟进难等突出问题,近年来,拉萨检察机关加强公益诉讼法律宣传工作,结合“四下基层”送法进村、法律宣传日等活动,大力开展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宣传,发放藏汉双语公益诉讼宣传手册1900余份,创新制作检察公益诉讼宣传册、拍摄公益诉讼宣传片。

同时,认真落实“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工作,招募志愿者100余名。通过宣传,群众举报案件数60余件,同比增长10余倍,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案件质效评估问卷调查70余人次,均得到肯定答复。

拉萨检察机关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公益诉讼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自202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坚持以助力市政设施保护、国有财产保护、安全生产保护、道路交通安全保护、环境卫生保护、筑牢生态法治屏障等重点任务,共受理公益诉讼线索551件,立案278件,制发检察建议57份,取得良好成效。

拉萨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林华表示,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司法理念,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聚焦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中出现的痛点难点问题上持续发力,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履职能力,为建设美丽拉萨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