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5月31日

善举托大爱 真情暖人心

—记见义勇为勇士嘎桑多吉

■本报记者 彭琦

他是林芝土地上孕育出的农家子弟;

他是党龄16年的基层党员;

他是见义于寻常平凡,勇为于他人平安的好人;

他被中央政法委评为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

他叫嘎桑多吉。

2023年12月11日17时许,嘎桑多吉在波密县城采购完物品驾车回家,途经波密县多吉乡毛江村时,看见一辆小车倒翻在水流湍急的曲宗藏布河里。见此情况,嘎桑多吉立刻将车停稳,仔细察看后发现,有2名人员被困事故车中,情况万分紧急。面对湍急的水流和冬日刺骨的寒冷,他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入河水中施救。因车门严重变形,2名受困人员难以从车内开门自救。见此情形,嘎桑多吉只得潜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捡拾石块打破玻璃救人,一阵忙碌后,先后将2名受困人员从事故车辆中成功救至岸上。

上岸后,嘎桑多吉见2人均有不同程度受伤,随即带上2人赶往波密县人民医院医治,经检查确认无生命危险后,又主动为2人垫付医药费,购买了保暖衣物。

此次救人的经历,嘎桑多吉从未对周围人说起过。

12月14日,被救2人冉某和刘某康复出院,随后,拿着锦旗找到了嘎桑多吉家。见到救命恩人,2人泣不成声,握着恩人嘎桑多吉的手激动地说:“非常感谢,谢谢你救了我们!你不仅挽救了我们的生命,还挽救了两个家庭。”

回想起跳入河中救人,嘎桑多吉说:“当时看到有人车落水,什么也没想,就想赶紧把人救上来,人命关天。虽然事后想起来很后怕,但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样做也是应该的。”

嘎桑多吉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在令人生畏的河水中为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打开了一条生命的通道。其救人生命于危难之中的义举,令人敬佩。

1972年出生的嘎桑多吉,于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生活在波密县多吉乡的西巴村,大多数时间围着自家的土地忙前忙后,有时也会去县城打工。

平日里,只要身边有人需要帮助,他从不犹豫,总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卓嘎是嘎桑多吉的同村村民,其儿子大学毕业回到家里后,家里原有的房子显得有些狭小,急需修缮,但家中劳力不足,修缮房屋便成了难题。

为尽快解决卓嘎家住房问题,村里号召党员主动投工投劳,帮助重建新房。当时,正在县城务工的嘎桑多吉得知消息后,主动回到村里帮助卓嘎家拆老房、建新房,并用自己的货车帮助搬运建材,忙上忙下,没有收取一分报酬。妻子劝他及时回到县城务工,他却回应说,自己是党员,必须带好头。从2023年11月开工到12月房子建成,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嘎桑多吉一直忙碌着为卓嘎家盖新房。

润物细无声,嘎桑多吉作为一名农牧民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职责使命。他像一束光,照亮并影响着身边一大堆人。

2024年2月的一天,嘎桑多吉一岁的小孙女生病了。随后,嘎桑多吉一家人带着孙女驾车前往林芝市人民医院看病,行至色季拉山山顶时,正赶上大雪纷飞,猛然间发现路旁一对自驾游的夫妻正在艰难地拆除防滑链,且脸色煞白,估计是高原反应引起的。见此情形,嘎桑多吉不顾家人劝阻,果断下车将两人扶到一旁休息,并帮其拆除防滑链。“感谢你的帮助,这么冷的天,你不顾自己的难处帮助我们。”夫妻二人一边道谢,一边拿出1000元递到嘎桑多吉面前,“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嘎桑多吉本能地连连挥手说:“不不不,这钱我不能要!长途路上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伸出援手的。”

在雪色茫茫的色季拉山上,嘎桑多吉再次向萍水相逢的路人伸出了援手,用实际行动传递了人间大爱。

嘎桑多吉的见义勇为、善行义举,可信可行可学,是对西藏时代美德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