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比较方便的代步工具,近年来,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首选。与此同时,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针对如何解决电动车乱停乱放“顽疾”,记者近日走访了拉萨部分社区,了解居民对电动自行车的看法以及社区在解决乱停乱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文/图 记者 张琼
合理规划,缓解电动车停放难
近日,记者走访拉萨市城关区团结新村社区看到,在团结新村西门、那曲市第三小学以及吉祥宝马酒店门口等处,均设置了专门区域用来停放电动车。一个个蓝色的车棚十分引人注目,每个车棚大小不一,但都配有至少一排充电桩,电动车摆放整齐,并且停车棚与其他建筑物间有明显的间隔距离。
家住团结新村的索朗次仁骑着电动车回到了小区,他将电动车停放在了离家最近的车棚里,顺手用车棚里的充电桩给电动车充上了电。“自从社区有了这个电动车车棚之后,我的电动车就有了停放的地方,充电也很方便。”索朗次仁说,车棚建好后,路边和楼下乱停乱放的电动车越来越少,楼外“飞线”充电的乱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据了解,团结新村社区常住居民2012户3695人,由于上下班等出行需要,近年来社区内电动车越来越多,停车棚和充电桩供不应求。社区居委会便根据居民的停车需求,在社区内按照每处可停放30辆的标准设置了4个非机动车停放处,共可容纳120辆电动车。同时,在社区内茶馆、饭店等店铺门口以及道路两旁,社区居委会也分别施划了电动车停车位,最大程度方便居民停车。接下来,团结新村社区居委会将继续开展入户走访,统计居民在停车方面的需求,在规划合理的情况下,争取在每栋单元楼附近都建一个停车棚,方便大家出行。
“愿意用”的前提是“有得用”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部分小区内设有固定的电动车停放点,但仍有一些车主为了图方便,将车辆随意停放到单元大厅、门口、小区通道两侧等非停放位置,甚至有人还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入户充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我们小区虽然有非机动车停放点,但只是一块空地,没有搭棚子,也没有充电桩,电动车停在那里和停在自家楼下也没啥区别。”家住拉萨市城关区世邦国际花园小区的程先生说。
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随意停放电动车的车主普遍认为小区停车棚规划不合理。“我们小区比较大,车棚也就只有那么两个,离我们这一栋很远,每次上班的时候要先走到那边才能骑车,本来骑电动车就是为了节省时间,现在反而要每天提前出发,就觉得还不如放在自家楼下,那样上下班还方便点。”家住雪域明珠园小区的谭先生说。
此外,有部分居民向记者反映,有些停车棚里没有监控,也没有配备消火栓、灭火器之类的消防设施,一旦有一辆车子着火,其他车子就得全部跟着遭殃,甚至会影响到整栋居民楼。因此,不少居民对停车棚的选址和设施配备有着很大的担忧。
正在积极规划、升级改造停车棚
记者在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北城新天地对面的西农小区看到,小区内并没有给电动车设立专门的停车位和充电桩,大多数居民只能将电动车停放在单元楼下或小区门口,乱停乱放情况比较严重。此外,记者还在该小区内看到了“飞线充电”等现象。
“我就在这附近上班,一般都是骑电动车,每次下班回来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可以停放,就只能停在自家楼下。”该小区居民巴桑卓玛说。而该小区另一名居民扎西(化名)告诉记者:“我们小区里面骑电动车的比较多,大家之前也和物业公司反映过需要配备停车棚和充电桩的事情,物业说要建,但一直没建起来,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随后,记者来到该小区物业了解相关情况。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关于电动自行车停车棚问题,物业已经在积极解决,“我们这个小区面积不算很大,常住人口只有二三百人,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目前只计划在小区角落建一个停车棚,大概可以容纳100辆两轮电动车和6辆三轮车,同时,我们也会在停车棚内配备一定数量的充电桩和相关的消防设施,目前几家公司的招标工作也已经结束了,很快就能建好。”
“我们小区在最初修建的时候就规划了电动车停放点,之前在3栋和79栋后面建了两个车棚,目前正在对这两个棚进行升级改造,准备一个车位配备一个充电口。现在小区里电动车越来越多,居民的停车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最近还将在小区转盘的公共厕所那里建成一个面积更大、安全系数更高的停车棚。”雪域明珠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达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