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我区召开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谭群芳通报了2023年度全区消费维权主要工作情况及2024 年工作计划,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围绕各自领域消费环境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和各级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优化维权体验、治理消费乱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群众“敢消费”“愿消费”提供了信心和保障。 文/图 记者 央金卓玛
深化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着力优化消费维权体验
据谭群芳介绍,我区将放心消费创建作为持续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抓手,纳入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内容,全面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拉萨市6家企业获评“拉萨市放心消费创建第二批示范单位”。日喀则市为第一批自愿提交“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承诺的7个线下实体商家进行了集中授牌。山南市授予4家创建单位为第一批“放心消费承诺单位”。林芝市推进放心消费示范行业和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建设,建立并落实商品和服务质量承诺、首问负责、先行赔付(100万保证金)、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昌都市“互联网+消费纠纷处理”(即ODR企业)达110家。那曲市实现ODR企业“零突破”。阿里地区制定《关于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与消费维权工作的计划》,20余家企业参加动员部署会议。
在着力优化消费维权体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方面,2023年,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处置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6.56万件,投诉举报办结率达9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55.85万元。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消费投诉处理短信抽查工作中,西藏满意度达到92.59%,位列全国第一。
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强力整治消费领域乱象
我区不断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督促经营者落实商品和服务质量主体责任,共创建ODR 企业184 家。鼓励实体店经营者开展“七天无理由退货”活动,全区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实体店达110家,实施无理由退货1.4万件、货值119.6万元。同时,依托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聚焦投诉举报“依法办、快速办、满意办”,落实接诉即办要求,优化诉求处理机制,推进消费投诉调解“零跑动”,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2023 年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互联网渠道接收投诉举报达6498件,同比增长67.04%。
我区还紧盯民生消费领域乱象开展专项整治。2023年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冬虫夏草和牛肉制品专项整治、加油机作弊综合治理、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等工作,共查办违法违规案件1132件、案值419.17万元,罚没827.71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线索6件,发布“铁拳”行动典型案例22件。
此外,我区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区1.8万余名市县乡村包保干部包保6.3万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15375批次,食品安全性评价抽检合格率达98.2%;全区14002家甜茶藏餐馆实现提档升级;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自治区药监局组织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等8项专项整治,共检查市场主体、药械使用单位1.5万余家次,处理投诉举报360起,立案110件,罚没款490万元。
多方齐发力
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发布会上,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石成华介绍,2023年,全区各级商务部门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系统谋划实施多样化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全力做好汽车、家电、成品油、家具等“四大金刚”消费文章,同时,积极拓展电商等新型消费,培育发展品牌消费、绿色消费、夜间消费、假日消费,提升消费品供给品质。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新场景打造,优化消费环境。2023年全区消费品市场主要指标持续稳步增长,呈现恢复向好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79.8亿元,同比增长2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也是我区历史最好水平。
此外,2023年,围绕人民群众需求,文化旅游供需协同发力,消费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2023年全区文化产业产值达89.8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2家,成功创建9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一批旅游新业态备受青睐,全区旅游平旺两季呈拉长趋势,本地游、冬游西藏等‘奖、补、惠’政策拉动淡季市场向暖。2023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超5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650亿元,同比增长83.73%和60.04%。”自治区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世忠介绍道。
谭群芳表示,今年,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紧紧围绕中消协“激发消费活力”的消费维权年主题,健全机制、强化监管,着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服务我区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