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古人通过看云、辨风、识天象预测天气。如今,随着气象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逐步建立,精准、智能的预警信息能直达每个人。近期,我区多次发布暴雪、大风、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什么是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预警有哪些类型和等级?目前,我区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的渠道有哪些?日前,记者就以上问题专访了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专业人士。
文/记者 赵越
图/记者 阿旺尼玛
“升级版”天气预报 落区和强度是制作难点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公众越来越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本地气象部门的预警和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又被气象工作者亲切地称之为“升级版”天气预报。近年来,我区以气象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一条简单的气象灾害预警短信背后,凝结的是许多气象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你知道一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是如何制作的吗?一起去自治区气象台寻找答案。
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余燕群介绍,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步要研判,根据高空形势场、地面图、卫星云图及雷达等辅助措施看清大气;第二步是精准预报,预报员根据计算结果及观测数据,如果天气变化接近致灾临界气象条件时,就得出预警结论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基于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而发布,一般而言,预警的时效为24小时,根据灾害性天气的强度和影响程度而有变化,预警信号的时效则较为灵活,一般不超过12小时。
“制作一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需要基于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水等,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直接影响到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但是,最难的还是预判落区和强度。”余燕群补充道。
暴雪预警准确率达95%
已形成全媒体发布矩阵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约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气象灾害因其多发性、突发性、连锁性等特点,成灾后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随着气象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面对风雨难测的气象灾害,不再只有被动抗灾和救灾,关口前移的预警能在防灾备灾和减灾中发挥重大作用。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率,由气象预报预测的能力水平所决定。目前,我区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3%以上,暴雪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5%。随着大气科学学科进步、观测手段升级以及监测预报等气象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预警也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效益。
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工程师刘景海介绍,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目的是向政府决策部门和大众用户进行传播,有效防御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刘景海介绍,自治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已形成覆盖有短信、电视、网站、广播、户外显示屏以及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的全媒体发布矩阵。同时,在各乡镇、村居广泛发展气象信息员,实现了气象信息员的广覆盖,推进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打通发布“最后一公里”
将预警信息送到老百姓手中
近年来,随着我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李枭介绍,2023年,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对标业务发展要求,对“西藏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将灾害预警发布、叫应上报、灾情收集、灾害管理等进行了统一集约应用。同时,不断加强预警信息联动工作,与区广播电视局进行联动对接,推动自治区气象局和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联合印发了《气象预警信息应急广播播发工作的通知》,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系统对接提供了制度依据及工作保障,并主动与公安、交通、卫生和地方媒体等开展预警信息发布对接及合作。
未来将如何发展?李枭说,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将打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将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布设到西藏的家家户户。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辅助应急决策能力,对接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需要,将预警信息融入各级政府的应急决策,辅助开展及时、精准、高效的灾害应对。
可发布9类气象灾害预警
我区冬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频发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是气象部门对可能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向社会公众发布的警示信息。当气象灾害可能来临时,做好准备并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采取行动,可以有效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就是气象灾害来临前最重要的警示灯,是防灾减灾必不可少的消息树。
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预警设为蓝、黄、橙、红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目前,自治区气象局按照《西藏自治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办法》被授权发布9类气象灾害预警,包括暴雪、强降温、大风、沙尘暴、霜冻、强降雨、冰雹、雷电、道路结冰。
李枭介绍,我区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条件复杂。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会发生不同的气象灾害。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我区较为频发的气象灾害预警主要有暴雪、道路结冰、强降雨、大风等。由于我区地处青藏高原,发生在冬季的雨雪冰冻气象灾害尤为突出,因此,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我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频发时段之一。
■新闻+
气象灾害预警和预警信号的区别
近期,我区多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有时收到的信息是预警,有时又是预警信号。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二者发布单位以及负责区域不同。预警一般是由市级以上级别的气象部门发布,即包括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而预警信号由市县两级的气象部门发布(主要由县级发布),从这个角度来讲,预警信号的发布对气象灾害区域精准性的把握会更高。
其次,两者气象灾害预报的种类和作用不同。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预警主要针对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等13类气象灾害发布。而预警信号主要针对台风、暴雨、暴雪、冰雹、雷电、高温、寒潮、霜冻、大雾、道路结冰等14类气象灾害发布。在作用上,预警侧重各相关应对部门的应急准备,而预警信号更侧重社会公众的避灾自救。
第三,二者的时效性不同。预警相较于预警信号,区域更广、时效性较长,预警时效多在24小时至72小时之间。预警信号发布时间更加灵活,时效更短,区域更精确,可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发布、确认、升级和解除,时效多在0-12小时。对于公众来讲,平时要更多关注当地的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