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3月11日

创出一片新天地

我区不断加快推进“双创”特色载体建设

卓番林产品。

老师在指导工人纺织。

卓番林产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新动能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推进“双创”特色载体建设,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展企业成长新空间,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打造区域创新新引擎。记者 王静

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包汉文介绍,“双创”特色载体建设以来,我区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不断推动“双创”特色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新引擎、新高地。

位于拉萨八廓街东侧的恰采岗古建大院,是西藏卓番林文化有限公司主理人卓玛和“队友”们理想的创业场所。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大美西藏让人流连忘返。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给卓玛提供了创意。“开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店,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能够感受到西藏的风土人情,也能带走一份只属于西藏的伴手礼。”卓玛告诉记者。

西藏卓番林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汇聚了西藏各地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集合店”,在“双创”政策支持下,公司2019年投入运营,作为自治区级创新孵化平台,卓番林依托文化、旅游主题,通过数据化、IP化、时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新型模式,链接全球优质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建立起一个开放完整的数据库系统,收录西藏各地手艺人的作品,向全球展示着西藏手艺人的技艺,并且手艺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同时,通过“手艺研究+手作体验+手艺培训”,卓番林还打造了20余个民族手工艺“工作坊基地”,为妇女建立了“阿佳学堂+社区工厂”模式,带动300多人实现了就业,让西藏的手艺人不离家乡也能够养活自己、养好家。

27岁的旦增格桑来自林芝市,那里森林茂密,林下资源丰富,被誉为“西藏江南”。和卓玛一样,旦增格桑在鲁朗创客双创产业园开设了一家主打土特产品销售的企业,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自己缺乏社会经验,刚开始创业时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园区创业导师的指导下,现在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年营业额可达18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鲁朗创客双创产业园是林芝市首批自治区级众创空间,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各要素的有效组合,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一站式的创业创新孵化服务。

包汉文介绍,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等创业平台管理,推动“双创”载体提质增效,各类“双创”载体累计吸纳就业3.85万人,其中大学生10636人,这也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38家,其中国家级“双创”载体18家,自治区级“双创”载体41家,“双创”载体从业人员645人。2017年以来,各类“双创”载体累计孵化企业数达4313家,在孵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147家,获得投融资1.75亿元,企业总产值达32亿元,企业营利12.3亿元,在孵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029件,其中发明专利204件。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我区以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建设为抓手,集聚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的创新之举,有力助推了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