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重庆奉节县依斗门景区游览。近年来,奉节抓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将历史文化资源发掘、活化起来,建设“诗香城市”,打造诗词文化品牌,千年“诗城”魅力彰显。
甲辰龙年新春,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游人如织。俯瞰瞿塘峡,江流蜿蜒、高峡壮美。夜幕降临,大型文化实景演出《归来三峡》在瞿塘峡口上演,令人流连忘返。
2021年底,中央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建立工作机制,把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列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相关建设保护实施方案和规划,指导有关省(区、市)编制分省份规划。重庆明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范围为重庆市全域,系统梳理全市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等品牌资源330项,同时积极发展文旅产业,生动呈现长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
母亲河的点滴变化,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冉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调研中,她了解到,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壮举。为了建设好这个具有全流域性、全局性、全国性的文化项目,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冉冉联合其他6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从开展长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造公共文化载体、促进文旅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近年来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的关切。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0年至2023年,资源开发司办理国家文化公园相关建议提案近150件。
收到冉冉等人的建议后,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为了把建议办理工作落细落实,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资源开发司安排工作人员,专程前往重庆邀请冉冉等代表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探讨如何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建议办理思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特别重视代表建议,专门为我和另外6位代表建立了几个联系工作的微信群,及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收集意见建议,吸收运用到工作中。”冉冉说。
据介绍,针对代表们关心的强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顶层设计问题,2022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视频调度会;2023年7月,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并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在调研的基础上,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组织召开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
为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地方树立正确导向,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避免出现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同质化及破坏生态等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管理保护协作工作机制,强化长江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推动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如何展示好长江文化,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更好融入生活、惠及群众?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组建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长江组,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长江文化研究;持续推进“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项目;还联合国家广电总局陆续制作播出《良渚文明》《神农架密码》等一批长江主题纪录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长江沿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指导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指导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街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好为本、用好为要六个原则,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成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展示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