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1月10日

自治区人大代表、吉隆县委副书记、县长达春:

打造西藏关联国内、南亚的产业集聚区

商报讯(记者 次吉)吉隆口岸位于素有“珠峰后花园”美誉的吉隆县境内,这里气候温和、海拔适宜、风光旖旎,有着“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美景;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有着“一条吉隆沟、半部西藏史”的美誉;这里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仅130余公里,是传统中尼边境贸易通道,素有“商道”“官道”之称。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吉隆口岸是西藏对外开放的门户。2014年12月,吉隆双边性口岸开通;2017年升级为国际性口岸,对中国和尼泊尔之外的第三国人员开放。2022年3月,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设立,成为中国第18个、我区第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在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人大代表、吉隆县委副书记、县长达春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边境口岸的建设力度,吉隆口岸边贸物流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吉隆口岸全年进出口贸易总值33.29亿元,同比增长83.11%。西藏自治区首家机械制造出口加工企业落地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引进注册外贸、物流及进出口加工企业32家,为高水平高起点发展口岸物流、扩大贸易规模、做大口岸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为助力边民群众搭建贸易平台,吉隆县进一步加快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实现以村居为单位组织边民成立边贸合作社。“2023年,吉隆县成立了2家边贸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开展进口贸易业务,将边民零散交易向组团交易模式转型。同时,吉隆县坚持把边民作为口岸建设和边贸物流发展的主力,通过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引导边民用足、用好边民每日8000元免税政策,目前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录入595个边民身份信息。”达春告诉记者,吉隆县采取“党建+协会+边贸”的模式,提高了边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把边民“单打独斗”变为“抱团”互助合作,解决了边民个体参与互市贸易交易难、成本高、收益小等问题。2023年,吉隆边贸市场已进驻53家商户,边民互市贸易实现4800万元,创历史新高。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完善吉隆、普兰、里孜、贡嘎机场空港等口岸功能,推动中缅吉太传统边贸点提档升级。

达春介绍,吉隆县已经开始布局智慧口岸建设,通过建设边贸产业信息化平台,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性,持续优化口岸通关营商环境,口岸整体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边境贸易总体保持稳中向好。

谈到未来发展,达春表示,目前,吉隆县正加快培育和发展国际商贸、现代物流、边贸加工、边境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边境地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吉隆已经把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机融合为一体。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努力打造西藏关联国内、南亚的产业集聚区。”达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