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4月23日

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昌都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图为芒康县帮达乡毛尼村群众用积分兑换生活物资现场。本报记者 周婷婷 摄

      本报记者 周婷婷

388个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项目,总投资34.54亿元,辐射带动脱贫群众1.54万户8.25万人增收1.34亿元;

开展“以学促干、携手金秋、助农增收”活动,举办农畜产品展销会和现场签约仪式,共计销售农畜产品2535吨,带动群众增收2.4亿元;

投入1.76亿元开展人畜分离项目建设,完成人畜分离1.84万户,全市人畜分离率达70.87%,较上一年增长14.9%;

组建基层巡回诊疗工作团队10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80个,实现重点监测对象入户核实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和重点监测对象分类救治率均达100%,全市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联网即时结算;

……

过去一年,昌都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为主线,一切围绕着农牧民增收转、一切围绕着农牧民增收干,统筹推进监测帮扶、厕所革命、人畜分离、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措施落实,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使农牧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

健全政策促落实

翻开《昌都市“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规划(2021-2025)》,乡村振兴项目一目了然:“十四五”时期计划申报项目1769个,计划总投资179亿元。

随着《中共昌都市委员会、昌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昌都市委员会、昌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昌都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行动的工作方案》《昌都市市(中、区)直部门和国有企业结对帮扶易地搬迁安置区(点)工作机制》《昌都市2023年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等政策文件的印发,昌都市“乡村十大幸福工程”逐步开启了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2023年以来,昌都市围绕“乡村十大幸福工程”战略,从基础稳福、产业兴福、就业谋福、收入增福、社保添福、人居安福、生态续福、人才强福、文化润福、平安保福10个方面提出20余条措施,这为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提出了方法。

昌都市农业农村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铸魂强党性、爱岗敬业作奉献,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调动全系统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学促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聚焦增收固成果

八宿县然乌镇是川藏线上的一处重要驿站。这里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坐落于此的然乌湖景色优美,湖水碧绿如翡翠,是众多游客的打卡首选地,已成为然乌镇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为有效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去年上半年,八宿县人社局在然乌镇举办了为期45天的藏式餐饮厨师培训班,取得良好成效。50名群众通过参加培训,不仅学到了藏式餐饮理论知识、实操本领,还提升了就业创业能力。“非常高兴参加人社局组织的厨师培训班,让我学会了藏餐制作。然乌是旅游小镇,希望通过自主创业,靠藏餐手艺吃上旅游饭。”然乌镇阿日村群众罗松卓嘎在接受培训后,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更加明确了。

八宿县人社局在然乌镇举办厨师培训班是昌都市持续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

2023年,昌都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4.6万人次,就业增收15.3亿元,其中促进脱贫人口就业5万人次,实现增收5.32亿元。

2023年7月10日,昌都市二届九次全会召开,聚焦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审议通过了《关于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十条措施》。

昌都市农业农村局把农牧民增收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全局工作的重心,成立了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专班,通过稳岗就业、产业帮扶、参与项目建设等综合措施,努力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在产业帮扶方面,852个产业扶贫项目共吸纳本地群众6005人就业、增收2857万元,人均增收4757元。此外,还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人畜分离项目建设,带动脱贫群众5001户实现增收1163.38万元,户均增收2323.29元。

示范创建美乡村

如今的芒康县帮达乡毛尼村,家庭卫生好了,邻里纠纷少了,村容村貌美了……古朴村庄展新颜,得益于乡村治理积分制的推行。

乡村治理积分制是芒康县推行的一种乡村治理新模式。2023年以来,毛尼村积极探索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的激励作用,将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活动等内容具体化、数量化,纳入乡村治理积分制评价内容。

村民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攒取积分,并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此举让群众在建设美丽家园的同时,也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全年共为群众兑换了价值近3万元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如今,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受益的文明新风在毛尼村蔚然成风。

2023年,昌都市共开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宣传教育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0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13.26万余人次;推广运用“积分制”的村居125个,共兑换价值12.06万元的物品;投入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10.88亿元,实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1个。

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类乌齐县桑多镇扎西贡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卡若区嘎玛乡被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洛隆县硕督镇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江达县波罗乡外冲村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村;

……

据了解,2021年以来,昌都市共计创建试点示范村、美丽宜居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82个,其中被自治区认定为美丽休闲示范村23个、幸福宜居示范村28个、干净整洁示范村18个。

通过示范创建,进一步改善了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了文明乡风,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满足感不断增强。

百尺竿头扶摇上,乡村振兴起宏图。在砥砺奋进中,昌都将继续在压实工作责任、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帮扶政策落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奋力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