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在我已经把教育之路走得驾轻就熟的中年时候,忽然展现在我生活的岔路口上。2020年10月,我报名参加了江苏省第四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卸下对家庭的不舍与牵挂,背上行囊,怀着对西藏的期待和向往,揣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初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藏之路。
也许雄伟的布达拉宫、圣洁的雪山、美丽的湖泊、成群的牦牛是美丽西藏令人神往的理由,但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却考验着每一位初来乍到的“新西藏人”。初到高原,缺氧导致的头痛、胸闷、流鼻血、失眠等高反症状接踵而至。一个星期后,尽管身体依然感觉不适,但工作必须得认认真真开展起来了。
初到拉萨一中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来得“残酷”。那一个个相似而又拗口的藏族名字让我目瞪口呆;孩子们生硬的普通话里时不时冒出一句藏语让我招架不住;吵闹的课堂逼得我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整顿课堂纪律上;学生薄弱的语文能力更是让我一时找不到教学的方向。作为一名援藏老师,我能为这里的孩子做些什么?支教,到底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收获?
神圣的雪域高原孕育了孩子们的天真淳朴、活泼热情,这是他们的天性。我想尽一切办法用有趣的话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他们感受汉语的魅力。一开始他们会笑,慢慢地,笑变成了全神贯注,变成了沉醉其中,或许这就是我这个汉族老师能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东西。不知不觉,他们也爱上了语文课,开始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我也会在课堂上给他们拓展知识,讲一讲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班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离开过西藏,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分外新鲜。于是,在我的语文课上,祖国的大好河山、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成了学生的课本,在守住语文课本的一亩三分地的同时,我努力向学生展示一个更广阔的学习语文的天空。或许支教不是帮助他们飞得更高,而是点亮他们高飞的梦想。
犹记得2020年11月,我在拉萨一中开设的第一节展示课,上的是《昆明的雨》。拉萨的孩子对雨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拉萨终年少雨,阳光普照,被称为“日光城”。想让他们与作者共情,还真有些难度。于是我从我的家乡——江南谈起,谈江南水乡的细雨潇潇;谈朱自清笔下春雨的细密绵长;谈戴望舒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深邃幽美的情思,学生在这样的情景导入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了长久的注意力,读课文也变得抑扬顿挫。洛桑嘉措同学那一句“卖杨梅——”酥酥的感觉让我至今无法忘记。从他们那生硬的一字一顿到后来颇有感染力的诵读,这喜人的变化让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经过大半年的磨合,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从原来的第十一名上升到了第四名。
作为援藏教师,传帮带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的徒弟陈诚老师,是一位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周我会抽出两节课时间去听他的课,课后也会及时与他交流,鼓励他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得失。刚工作一个多月的陈老师要在全校开设汇报课,他很焦虑,找上我说:“师傅,您可以帮帮我吗?帮我磨磨课行吗?”我们一起研究教材,分析学情,从重点难点的确定,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课件的制作,到上课的仪态,带着他反复地试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斟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打磨,最终,他顺利完成了任务,他的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充分肯定。
充实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感受孤独和无尽的思念了。可是每当夜幕降临,望着拉萨上空的点点星光,还是会想起万里之外家乡的月色,想起曾经陪伴在孩子身旁的无数个夜晚。“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快了快了,等你放假的时候,我就回来了。”“为什么还要那么久啊?你不能早点回来吗……”视频里女儿撅起的小嘴印在我心底,隐隐无奈之余,却更成为自己坚定留下的理由。为了西藏的教育能留住更多的人才,我是有责任留在此地的啊。是啊!“诗和远方”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梦想,它还可以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闲时出去走走,布达拉宫脚下,大昭寺旁,我的足迹变得更加坚定。在这里,蓝天、白云似乎都有了不同的意义。我的人生在“诗和远方”里更加美好,也注定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作者系江苏省第四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