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4月04日

林芝嘎拉村以花为媒、文旅搭台,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

“桃花经济”映红乡村振兴

图为游客畅游嘎拉村桃花林。 本报记者 王莉 摄

本报记者 王莉

位于318国道沿线的嘎拉村,因其左右两边有大山围绕,又有潺潺的高山雪水流经此地,每逢春天,桃花夹岸而开,故又被当地人称为“桃花沟”。

作为林芝首届桃花旅游文化节的主会场,嘎拉村共有桃林270多亩,有野桃树1253棵。每年的这个时节,桃花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韵味。簇簇桃花,宛如粉红色的海洋,每个角落都可以拍出绝美的照片。

作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嘎拉村依托桃花园景区,大力开发观光、采摘等项目,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嘎拉桃花园从3月17日开园,半个月的时间里接待游客约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万元。”提起“桃花经济”,林芝市巴宜区真巴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十分开心地说,“3月31日桃花旅游文化节开幕当天,桃花园接待游客约6000人,当天实现旅游收入约19万元。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预计整个桃花季能够实现旅游收入约500万元,比去年增加约150万元。”

春日桃花季,嘎拉村游人如织,为增强游客体验感,今年桃花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步道1800平方米,新增3个洗手间。同时,设置移动咖啡、民族服饰旅拍、美食、特产等摊位。“园区还设置了响箭、骑马观光、网红打卡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边巴介绍道。

来自贵阳的陈阿姨,今年76岁,这已是她第3次进藏。在嘎拉村,壮丽的雪山、秀美的桃花吸引着她不时拍照留念。

(下转第三版)(紧接第一版) 她认为:“嘎拉村以花为媒、文旅搭台,让美丽的生态‘颜值’转化为了强劲的经济‘产值’,让百里桃花的动人美景转化为老百姓增收的如花笑靥。”

嘎拉村村民乔次仁主要负责为游客牵马观光。他告诉记者:“如今,愿意体验骑马的游客越来越多,园区也从几年前的一匹马增加到现在的四匹,一匹马每天的收入约五六百元。如今,我们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三万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今年是简晓霞在桃花园做民族服饰旅拍的第4年,几年来,桃花园的发展与变化让她惊叹不已。她发觉,随着桃花旅游文化节活动的不断拓展,游客不仅仅热衷于拍照打卡,还更加注重深度旅游,对当地人文风情、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饮食风味等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美景遇美食。桃花盛开的季节,临近嘎拉村的久巴村种植的无公害草莓也适时上市。

一大早,带着22筐散发着果香的草莓,次仁旺姆早早来到桃花园。草莓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或品尝或购买。“草莓吃起来很甜,像我们如今的生活。”十分钟不到,22筐草莓便销售一空。

3月的青藏高原,乍暖还寒,林芝粉嫩的桃花已开遍山野。身处尼洋河畔、雅鲁藏布大峡谷中,仿佛仙境一般。为盘活“桃花经济”,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林芝已连续举办21届桃花旅游文化节。

据统计,今年1—2月,林芝市全市乡村旅游累计接待11.83万人次,实现收入1438.64万元。各类旅游业主体累计带动农牧民转移就业6864人次,实现转移就业收入1476.26万元。

“如今,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赚上了旅游钱、过上了好日子,享受到了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我们的绿水青山通过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金山银山’。”林芝市旅游发展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旦增桑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