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4年04月03日

农业产能质与量“双提升”—

饮食丰富提升健康水平

       本报记者 郑璐 袁海霞 蒋翠莲

一栋栋崭新的蔬菜大棚矗立在318国道日喀则沿线,大棚上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顶光伏板持续发电,棚下种植着藏红花、有机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将西藏牦牛、黄牛与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江孜县规模化养殖效益明显;白朗县农业科技园区内高原大棚种出热带水果和各色花卉,农牧民群众笑逐颜开。

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科技创新驱动雪域高原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今年春耕时,拉萨河畔的达孜区唐嘎村,古稀之年的村民边巴在自家地里播下“藏青2000”的种子,这是自治区农科院育成的青稞新品种,这些年喜获丰收。

农牧业科技工作一直是西藏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推广应用。

65年来,“藏青690”“藏青320”“藏青2000”“喜马拉22号”等青稞新品种持续推进青稞产量提升,青稞亩产量由西藏民主改革前的8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如今的400公斤。

自治区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勇介绍说:“目前,青稞新品种‘藏青3000’已经进入大面积示范,糯性品种‘藏青18’开创了青稞加工专用品种先河。此外,自治区自主培育的第一个家禽品种——雪域白鸡,实现藏鸡年产蛋量由80枚左右提高到200枚以上。”

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日益建设完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一批农牧业优良新品种不断涌现,实现了西藏农业产能质与量的双提升,确保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丰富了农产品、改善了膳食营养、提高了全区居民健康水平。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得到普及应用,西藏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系统成为普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生产技术、解答农业技术难题的重要资源平台和服务渠道。

杨勇表示:“今后,自治区农科院将继续围绕西藏独特农业环境、独特农业资源、独特农业系统,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加快推动西藏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达到更高水平,让西藏居民的米袋子更加安全、菜篮子更加丰富、果盘子更加多彩,有力保障大家的膳食营养健康需要。”